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打造全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高地

武山县委书记 王新强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17日    来源:天水日报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发展目标,符合天水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科学性和针对性,为我们未来五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指明了发展方向。武山县将充分发挥有山、有水、有泉、有玉、有洞、有菜、有鱼、有文、有武、有人的“十有”优势和资源禀赋,紧盯一个重点,做强三个产业,优化三个环境,夯实三个基础,全力推动市党代会精神在武山落实见效。
  紧盯一个重点:即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防止返贫致贫。大力促进蔬菜、生猪、中药材等富民产业提档升级,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按照“十要十不要”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完善农村水、路、电、房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村发展能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做强三个产业:一是做强蔬菜产业,围绕市党代会提出的“武山要以绿色蔬菜为首位产业,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全产业链高地”的发展定位,按照“六抓六化六促进”思路,形成“2+5+N”现代农业产业布局,抓好基地建设、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市场开拓、链条延长“五个重点”,确保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40万亩以上,全力打造“五十亿级”蔬菜全产业链。二是做强工业产业,实施“11234”工业强县战略,大力扶持祁连山水泥、湘大骆驼饲料等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力争培育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家,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突破6亿元,县工业园区争创为省级工业园区。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三是做强文旅产业,全面落实市党代会提出的“武山打造健康养生型旅游品牌”的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以“一个核心、十种文化、七个小镇、十种产品、十个特色亮点”为主的“11711”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着力打造全域旅游胜地。
  优化三个环境:一是优化城乡环境,加快“城洛一体”的大城区发展步伐,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高水平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南北两山生态公园等一批城市项目,常态化开展“一爱一为”志愿服务活动,着力打造精致宜居城镇。二是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十要十严禁”要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城乡共治“六大行动”,营造亲商、爱商、重商、安商的浓厚氛围,形成群众舒心、企业放心、社会聚心的发展环境。三是优化生态环境,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渭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实施造林2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9%,使武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景更美。
  夯实三个基础:一是夯实人才基础,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大力引进一批教育、卫生、农业等方面人才,落实好保障服务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二是夯实民生基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办好民生实事,补齐民生短板,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三要夯实党建基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能力,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严格落实干部考核奖惩机制和“三亮”实施办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贡献武山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