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向未来 持续奋斗著华章——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天水日报
作者:促改革 调结构 惠民生 防风险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2日 来源:天水日报
回顾市七届政府工作
展望今后五年
八大成就 开启天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七个突破 开创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扣“三新一高”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较好完成了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如期同全国全省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天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这五年
经济总量持续扩大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全市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516.7亿元增加到741亿元,年均增长6.1%。
今后五年是天水发挥优势、转换动能、追赶跨越、开创新局的关键时期。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强省域副中心城市,推动老工业基地走出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发展定位和方法路径。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建强副中心”作为总抓手,着力打造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教育医疗中心,增强对陇东南地区的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坚持把“走出新路子”作为突破口,突出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低碳绿色、循环畅通,走出工业兴、农业优、文旅强、商贸活、生态美的新路子,奋力开创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预期目标: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大关。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约束性指标控制在省上下达的目标以内。
这五年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农村面貌大为改观
举全市之力攻克贫困堡垒,92.08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6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两区五县全部摘帽。
突破一
聚力在推进工业强 市上求突破见实效
加快集成电路、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发展壮大新材料新能源、航空维修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这五年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 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实施亿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559个,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6%。
突破二
聚力在乡村全面振 兴上求突破见实效
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这五年
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农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产值全面增长,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15万吨以上。
突破三
聚力在文旅商贸发 展上求突破见实效
把文旅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围绕麦积山、伏羲庙、大地湾等重点景区,完善基础设施,培育精品线路。
这五年
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发展活力有效激发
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审批事项由1059项减少到179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2.7%。
突破四
聚力在城乡融合发 展上求突破见实效
把基础设施作为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着力重点,争取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大幅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这五年
生态环保力度加大 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治理水土流失173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36.7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13.68和25.39个百分点。
突破五
聚力在生态文明建 设上求突破见实效
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这五年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群众福祉持续增进
坚持每年兴办一批惠民实事,民生领域财政投入保持在80%以上。
突破六
聚力在深化改革创 新上求突破见实效
围绕“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争创一批省级以上创新平台。
这五年
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政府效能明显提升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型政府建设扎实推进。
突破七
聚力在保障改善民 生上求突破见实效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办好民生实事。
回首2021
八大亮点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预期2022
即将过去的2021年,我们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个一”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面完成年初既定目标任务。预计生产总值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11%,连续三个季度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进步奖,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八大任务 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2年是市八届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全面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及市委部署要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改革开放,加快科技创新,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着力在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上下功夫,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亮点一
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
369个清单项目完成投资610亿元。天平高速等建成通车,引洮供水二期配套工程等项目进展顺利。
任务一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走出老工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优势产业、促进园区提档升级。
亮点二
工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实施“三化”改造项目42个,东旭新材料产业园一期、华天科技集成电路封测智慧园区建成投产。
任务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着力保障粮食安全、做优农业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建设行动。
亮点三
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分层分类落实帮扶措施,没有出现规模性返贫问题。
任务三
挖掘三产发展潜力,有效激发经济发展动能。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积极培育消费新热点。
亮点四
三产发展迈上新水平
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接待游客2915万人次,旅游收入167亿元。健全商贸物流体系,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3亿元。
任务四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效应。全力抓好省市列重大项目、狠抓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着力强化项目服务保障。
亮点五
城市建设开创新局面
实施城市优化更新项目59个,入选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启动建设项目36个,实施智慧城市项目80个。
任务五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强化生态保护治理、坚持不懈推进污染防治、全力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亮点六
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
开展“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质提标年活动,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绩效位居全省前列。
任务六
提升城市建管水平,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强化城市规划引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亮点七
环境质量有了新改善
有效整改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37项年度整改任务全部完成。
任务七
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财税金融保障、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化对外交流合作。
亮点八
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
省、市列20件民生实事全部落实,城镇新增就业4.3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72万人,创劳务收入180亿元。
任务八
创新加强社会治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倾心尽力办好民生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