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日报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我市创新“四化”模式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16日    来源:天水日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黄虹】“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将青少年作为“八五”普法重点对象,健全制度机制、丰富普法内容、强化队伍建设,通过“体系化、精准化、参与化、专业化”普法方式,实现青少年法治教育按需供给、寓教于乐、形成常态,用法治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
  体系化普法,构建青少年学法“顶层设计”。全面落实“八五”普法任务,制定《天水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成立中小学法治教育领导小组,全面指导督促相关单位落实学校法治教育。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设立学校法治宣传教育、未成年人保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治宣传进校园、家庭法治宣传教育五个工作专责组,形成多部门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格局。
  精准化普法,实现青少年学法“按需供给”。推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精准化,指导各中小学校建立依法治校制度,充分发挥学校法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围绕学生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按照师生“点单”,单位“买单”形式,组织全市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系统的法治副校长及交通、应急、市场监管、税务等重点普法责任单位,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方式,深入95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1800余场活动,内容涵盖宪法、民法典、禁毒、反校园欺凌、预防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保护等,引领青少年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参与化普法,助力青少年学法“寓教于乐”。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法治教育格局,通过开展少年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学生编排演出普法情景剧、法治演讲等,让学生融入具体案件中,感受法律的公平与正义。开展“学宪法 讲宪法”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答、制作普法手抄报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提升青少年“我做主、我参与、我行动”的学法用法积极性。充分发挥普法责任单位职能优势,通过组织在校学生学习观摩青少年教育基地、禁毒教育基地、消防教育基地等,强化学法用法效果。
  专业化普法,推动青少年学法“形成常态”。落实《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聘任与管理办法》,制定《天水市推动法治副校长实职化运行实施方案》,建立由各级政法委牵头,教育、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部门参加的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着力打造专业化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队伍,通过双向选择、按需选派等形式,从法官、检察官、民警、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中遴选1820余名法治副校长,实现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覆盖。加强法治教师教育培训,壮大校内法治教育骨干队伍,确保全市各中小学均有一名以上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全市法治副校长参与各类普法宣传活动520余场,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治理法治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