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杨河镇杨河村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5月30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王雪梅 何慧娟
一场场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深入人心,一次次有温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务温暖民众,一个个增颜值、提气质的实践举措陆续落地……武山县杨河镇杨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犹如阵阵清风,吹拂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让乡村治理更有底气。
杨河村被青山环绕在怀,房前屋后栽满了绿植和花卉,休闲广场全是打篮球、运动健身的村民……这是记者近日在杨河村看到的景象,处处是环境整洁优美,村庄生态宜居,群众生活幸福的模样。
近年来,杨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牢牢把握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工作目标,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杨河村党支部书记杨映应介绍,村里结合实际组建了村组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大学生、退休老干部、乡贤能人、“土专家”、“田秀才”等为主体的理论宣讲队、环境卫生监督队、先锋模范引领队、文明新风培育队4支志愿者队伍。目前全村共注册志愿者189人,志愿者队伍力量充足,精力充沛。
76岁老党员、老文书张仁代便是理论宣讲队中的一员,他积极配合村里开展生动活泼的理论宣讲、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让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撒遍杨河大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在百姓心间悄悄发芽、开花、结果。
“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了,村里的发展就会更迅速,文明程度会更高,这是作为党员、退休干部的义务和责任。”张仁代说,今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各志愿服务队在协助大南河流域治理杨河村段等项目时出了大力气,提了好点子,为村庄建设贡献了不少力量。
记者采访得知,按照“群众点单、实践站接单、志愿者送单、群众评单”的志愿服务模式,杨河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将一桩桩群众“急难愁盼”的糟心事,变成了一件件群众满意的暖心事。
“我们整合镇史馆、村广场、活动长廊、读书室等资源,根据文明实践活动需要和群众需求进行再配置、再优化,打造村民议事厅、道德讲堂、道德文化长廊、民乐亭、振兴厅等一系列旗帜鲜明、主题突出、功能协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空间,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做到了阵地共用、资源共享。”妇联主席赵爱红说。
如今的杨河村,时时能嗅到扑面而来的文明新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亮点比花朵更灿烂,点缀着村庄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在每一个杨河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