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人行道“改头换面”市民出行更安心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28日    来源:天水日报
2023十件民生实事回访之五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黄虹
  “之前这条路因为多年踩踏坑洼不平,改造后不仅平整多了,而且就算下了雪,走在上面也一点都不滑。”近日,家住秦州区怡乐园小区的王麦换对已经完工的人行道改造工程连连点赞。
  记者日前随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位于秦州区山水新城怡和园北侧的山水新城2号规划路,虽然当天人行道覆盖着一层薄雪,但走在上面并不会打滑。依人行道还建有一座精巧别致的小花园,绿植景石相映成趣,不仅为市民营造了“家门口”的绿色休憩空间,还处处暗藏着“海绵设计”。
  “2号规划路两侧人行道宽度为3米,竖向均高于路面,采用透水砖铺装,并埋设渗管,形成雨水下渗和排空系统,以促进人行道雨水下渗和滞留。”甘肃省第八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孙亮向记者介绍说,人行道运用海绵城市“渗、滞、蓄、净、用、排”理念,达到“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鞋”的效果。机动车道实施雨污分流,雨水通过人行道下的排水口流入旁边的雨水花园中,不仅能够净化雨水,还能在下大雨时发挥一部分调蓄功能,形成一个具备蓄水缓渍功能的微单元。
  2023年初,市两会将“改造城区破损人行道28万平方米、道路8.5万平方米”列为2023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截至目前,改造任务已全部完成。据市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桑春雷介绍,改造过程中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气候地质条件、场地条件、规划目标和指标、经济技术合理性、公众合理诉求等因素,从人民群众出行方便的角度出发,融入海绵元素,全力提升城区破损人行道和道路改造效果。
  “今年年初,我们对全市破损人行道和道路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共筛选出54条破损人行道、27条破损道路,结合我市海绵城市项目建设,对这些破损人行道和道路制订了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桑春雷说,经过多方努力,今年已完成岷山路、安居路、石佛路等54条道路共计32.65万平方米的城区破损人行道改造;完成岷玉路、迎宾路、春风路等27条道路共计9.32万平方米破损道路改造,全面提升了市容市貌,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现在走在天水街头,人行道、雨水花园与植草沟形成相互协调的“海绵系统”,绿化带兼具“颜值”与“内涵”,人行道“改头换面”让市民出行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