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促进天水工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访天水市工信局党组书记 局长 胡亚军
天水日报
作者:小巨人
新闻 时间:2024年02月21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辛闻 “今年全市工信系统将对标国家和省上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0座以上。”谈及2024年工作目标,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胡亚军日前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胡亚军表示,2023年,全市工信系统紧紧围绕省市安排部署,把加快推进强工业行动同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行动结合起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全市199户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5.3%。 经济运行调度有力有效。制定《天水市强工业行动评价考核实施方案》,落实省、市、县三级调度机制,组织参加全省周调度会30余次,召开全市月调度会10次。建立全市领导干部包联工业企业工作机制和“包抓联”“白名单”“六必访”等制度,认定省级“白名单”企业18户、市级“白名单”企业17户,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率先实现包联全覆盖的基础上,将包抓联企业范围扩大到全市各行各业的所有企业,全市3.1万名干部包抓4.3万余户企业,实现了“两个全覆盖”。充分发挥工业企业困难问题征集交办督办机制作用,积极征集企业困难问题并推进解决。大力开展产销对接,发挥全市特色优势工业产品产销对接管理平台作用,18个市直部门与121户企业落实对接成果7.85亿元。 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聚焦建设集成电路封测产业聚集区和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目标任务,全年实施总投资424.4亿元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24项,当年完成投资62.27亿元。众安生物食(药)用菌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正式投产;杰瑞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车间建成投产;华能甘谷发电公司两台330兆瓦机组全面复产。实施总投资222.38亿元的“三化”改造项目42个,当年完成投资36亿元。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绿色园区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3个、绿色工厂3个、智能工厂1个。争取到国家和省上各类奖补资金7377.44万元。全市工信系统外出招商247次,签约项目101个,总投资264.91亿元,落地开工项目76个,到位资金96.45亿元。举办了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大会(甘肃)电子信息专题对接活动,签订产业合作项目12个,总投资88.68亿元。总投资10亿元的AI算力服务器工厂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完成产值10亿元。 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优化服务,设立全市企业家活动日,组织召开全市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暨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尊重创业者的良好氛围。深入开展“一起益企”行动,争取到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908.6万元,推荐4户企业参加全省政银企对接获得授信额度2.5亿元。扎实开展清理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工作,10月底完成台账内欠款动态清零。全年培育新增入规企业31户,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12户。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级优秀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坚持创新驱动,星火公司牵头产业链相关骨干企业组建“甘肃省高档数控机床创新联合体”,全年认定省级以上创新平台8个。深化数字化赋能,全市5G基站累计建成6535座(其中2023年度新建2530座)。通过政府购买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双跨平台,为60户企业免费提供研发设计上云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胡亚军说,2024年,全市工信系统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标国家和省上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力实施“强工业”行动,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工业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建成并开通5G基站1500座以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制定出台《天水市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方案》《天水市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全年实施30个以上“三化”改造项目,全力申报第二批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推进300户以上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申报新型工业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科学编制我市集成电路产业招商规划,重点围绕五大主材(引线框架、塑封料、焊丝、粘片胶、锡球),引进高技术、高成长性、高附加值企业,强化和延伸产业链关键环节,补齐产业短板。紧盯投资线索,密切对接浙江光昊光电、广州速嘉科技、东莞锐升服饰、吉林隆昌、西部重工等投资意向企业,力争项目尽快落地。深入对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航天五院、中航工业等军工企业,通过产业链合作、股权合作、市场开发等方式,与我市华威电子、天飞公司等企业开展合作。 三是加快谋划布局未来产业。依托弘信电子等行业优势企业,下大力气引进人工智能、算力服务产业龙头企业,推动产业从“点”向“链”迈进。利用现有产业基础优势,依托信创产业园,打造天水人工智能试点园区,发挥甘肃省计算中心天水分中心、甘肃省超算(天水)中心作用,吸引布局未来产业,尽快形成聚集效应。举办伏羲AI算力论坛,推动论坛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加快智能算力产业发展。 四是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落实落细各项稳增长政策举措,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和预测预警,抓好运行调度,力促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严格执行《天水市强工业行动评价考核实施方案》,加大督查考核评比工作力度,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落实好“白名单”“六必访”“包抓联”制度,常态化解决企业急难愁盼困难问题,支持企业抓生产、赶订单。继续加大产销对接力度,帮助企业打开销路、扩增产能,扩大本土供需“内循环”;积极争取将我市电工电器企业的更多优质产品纳入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招标集采范围;以海林、锻压、风动、长城果汁等企业主打产品为重点,梳理统计关中地区市场需求,多方寻求合作。 五是推进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加大项目谋划和储备力度,科学编制《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项目投资导向计划》,实施总投资355.72亿元的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34个(新建项目48个,续建项目62个,前期项目24个),当年计划投资69.41亿元。靠实项目总投资、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建设期限及建设内容,确保项目按计划开工,按计划投资,按计划建成,全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全年争取国家和省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和各类奖补资金6500万元以上。 六是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度,全年力争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以上。充分发挥橙色云工业产品协同研发平台优势,支持中小企业研发设计上云,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竞争力。力争麦积区输配电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