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日报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刘 焘

“用音乐表达故乡情,我已坚持多年”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4月19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杨华
  我与刘焘算是相识多年的老友,但此行还是第一次带着采访任务去寻他。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他大半的时光都是在琴行里度过,推门走进他的录音房,电脑显示屏上还挂着《在天水等你》这首歌的歌词。随意拽把椅子坐下,闲聊就当是开场了。
“用我擅长的方式助力麻辣烫”
  开门见山来说,起因是一碗火遍全网的天水麻辣烫,和刘焘创作的一首有关麻辣烫的歌曲《在天水等你》。“这首歌其实是受天水市融媒体中心邀请创作的,天水因为一碗麻辣烫爆火,我相信这让我们每个天水人都非常激动,大家拿出一切可以招待的东西去迎接五湖四海的朋友,而对于我们音乐人来说,我们的表达方式就是《在天水等你》。”
  刘焘告诉记者,《在天水等你》的作词作曲由他负责,rap部分的词由天水本地优秀唱作人文卓和胡佐完成。当时这首歌创作得非常快,因为心里想表达的东西很多,第一天写了歌词,第二天觉得不够动人,又经历一次大改。他说:“我想以生活的视角来呈现,所以在歌词中写了‘忙碌的生活一天又一天,答应自己的旅行说了不算’,其实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因为生活的忙碌错过很多原本要去看的风景。后面我写道‘我精心装扮,穿好新衣,在天水等你’,我觉得这个很有意义,因为我们不光说人或者城市,是所有人都在为这个事极力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天水,也展示一个更好的天水新形象给大家。‘我想这一定是命中注定,与你的机遇’,这句歌词我也很喜欢,我们说文化自信,我觉得我们的城市该有这样的待遇,虽然火的引线是麻辣烫,但我觉得我们命中注定该与朋友们有这样一次机遇,把天水深厚的文化魅力、历史故事、人文风光展现出来。”
  事实上,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引起不小的轰动,歌曲轻快明朗的节奏、温情浪漫的表达,唱出了一座城市的年轻与朝气、热情与好客。中国台湾知名音乐人吴旭文先生听后也给刘焘发来祝贺信息,表达了认可。网友周水琴留言:“一帮优秀的年轻人,让天水这座魅力古城愈加出彩。”网友心印若水感慨道:“天水麻辣烫主题曲也太太太好听了吧。”网友望则说:“看到故乡如此火爆,看到大家如此努力让其变得更好,好感动,看着听着已泪眼婆娑,天水加油!”
“用音乐表达故乡情这件事我已坚持多年”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天水人,刘焘把对家乡的热爱都写进了自己的歌里,作词作曲演唱,大部分时候他都是一人完成,“我们将这种音乐人称之为独立音乐人”。在前两年的特殊时期,他创作的《天水有你在》给无数人带去温暖、希望和光亮。当他触摸到盲文,深切感受到视障女孩张慧玉的世界,于是以她为原型有了《凹凸世界》这首歌,“当时这首歌是为甘肃省第一届农民读书节而创作,我觉得触摸的不只是盲文,用触摸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就像歌词里写的‘希望会穿过指尖,我愿勇敢去寻找答案,爱会在身边’”。“还有一首歌叫《无谓平凡》,是以甘肃农家书屋一位管理员的角度写的”,刘焘说,平凡的岗位,平凡的人,却因经年累月的坚守让读书的意义变得不一样,所以是无谓平凡,无所谓平凡与否。
  “这次全平台在宣传我们天水,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天水的不同面,我作为一名音乐从业者,希望用一种便于传播的,不同的呈现方式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在音乐创作方面,刘焘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节奏,用含蓄的方式表达情感,保留艺术作品的想象空间是他的基本准则。谈及创作感悟时他说:“我们之前写歌也遇到过很多问题,比如说有时候写歌会要求把很多内容写进去,其实歌词跟其他的东西不太一样,它没法把每个事情都讲得清清楚楚,而且过于直白的字眼,我认为缺少一些音乐的艺术性。”
“音乐之路并不算顺畅,但现在我很知足”
  18岁那年的夏天,刘焘躺在宿舍的床上听室友弹吉他,琴弦来回拨动,也撩动了他的心弦。跟室友学吉他是他触摸音乐的第一步,之后进行了一些不算系统的学习,并一边打工赚钱一边钻研音乐。后来又组建自己的第一支乐队,为了参加比赛而尝试写歌,“‘快展开你的翅膀,带我们飞向那自由’,最早我的歌词是这种风格,非常青涩单纯。中间有一些年份,比如30岁时回头看那些词觉得很傻,怎么能那样写,但现在再去看却让我非常心动,那是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幻想的时候”。
  对于一个对音乐有着深沉热爱且付出诸般努力的人来说,进入音乐艺术的殿堂去系统专业的学习是离他最近的梦想,但这最近的梦想却也是难以抵达的。刘焘说:“当时我联系过北京的学校,但是两万多的学费家里不太能承担得了,无奈只能放弃,但我的学习生涯并未就此中断。学习其实很方便,比如看专业书籍学习理论知识,网上看一些课程,还有实践,我几乎是跟身边所有的音乐人都学过东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好学乐学,专注去做一件事的精神,让记者认识到了不同面的刘焘,问及没有去专业院校学习有遗憾吗?他答有,是难以弥补的遗憾,如果要重新选择,他会更用力抓住机会。
  后来的几年,刘焘辗转到南京学习唱歌,到北京用音乐谋生,开启北漂生涯。谈及为何又回到天水,他的回答让人有些意外:“在北京待了两年,有一次脱离了工作出去几天,再回去时突然感觉我在这座城市像是从来没有来过一样,它又变成了陌生的模样,一切得从头再来,那一刻的感受,让我一秒都不想再待下去。”一座不论生活多久都没有归属感的城市,让刘焘动了回家的念头。用他的话来说,在北京交朋友的速度很快,音乐就是交朋友最快的方式,人们可以放下心防敞开心扉聊天,但失去朋友的速度也很快。2008年还没有微信,网络也不算太发达,于人海中相遇的人们往往只有短暂的惺惺相惜,而后迅速归于人海……
  如今的刘焘已是千帆过尽,迎得春来。稳定发行单曲,拥有忠实粉丝,接到OST工作,用一腔热忱咏颂家乡,创作公益歌曲。获得掌声和鲜花的这条路,他走了很多年,但艺术之路又并不是为鲜花掌鸣,一把吉他,一架钢琴,一间小录音房,一群志同道合的乐队好友,谋生和谋爱皆拥有,这大抵才是最酷的快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