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人民医院
开展“床旁早期康复”诊疗暖心服务新模式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27日 来源:天水日报
本报讯 近日,清水县人民医院康复科以患者为中心,将服务前移,开展“床旁康复”诊疗暖心服务新模式,为患者打开希望之窗。
康复治疗越早介入越好,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尤其是床边康复训练,能够尽快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防止由于长期卧床所引起的肌肉萎缩、肌力降低、关节挛缩、获得性虚弱、压疮等并发症;同时,还有利于缓解患者焦虑、不安、烦躁的情绪,让患者通过康复来增加信心,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长期制动可造成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早期运动疗法可尽早地帮助患者主动运动,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增加关节内感觉刺激,预防和治疗废用综合征和并发症,并能调动患者积极性,给予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患者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离床,进行早期的翻身训练等,能够改善患者的功能恢复;早期的床旁治疗能够让治疗师帮助患者在安全的范围内进行合适的体位转移,使患者能尽快通过正确的姿势技巧,省力高效地完成翻身、坐起等训练,为中后期康复打好基础,缩短康复时间。
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肘、手、髋、膝、踝等大关节活动不受限制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性体位。各种体位摆放均以对抗痉挛为前提,且促使偏瘫后的关节相对稳固,能有效预防上肢屈肌、下肢伸肌的典型痉挛模式。
康复科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在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在中风偏瘫患者的针灸治疗中,根据“治痿独取阳明”的观点,选择阳明经穴为主穴;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督脉为枢”的观点,运用“百会、神庭”以通督络脑。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改善脑的氧代谢和提高脑的血流量,使脑血管阻力降低,脑血流量增加,根据大脑皮层的可塑性研究,改变外周刺激的输入,可导致大脑皮层功能代表区的重组即脑内固定神经通路的激活。
(王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