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9 版:晚报九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市文化馆秦腔艺术团

送戏曲进幼儿园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07日    来源:天水晚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王惠玲】12月2日,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秦腔艺术团团长郭宝萍组织秦腔演职人员16人,赴麦积区劳动路幼儿园、滨河路幼儿园,开展了两场戏曲进校园辅导演出。
  一大早,市文化馆秦腔艺术团就走进麦积区劳动路幼儿园,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为幼儿园师生表演了秦腔《红灯记》《探窑》《龙凤呈祥》《打銮驾》《洪湖赤卫队》等经典选段。其中天水师范学院学生、市文化馆戏曲票友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石俊杰表演的秦腔《静夜思》,以优美的唱腔、新颖的表演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秦腔的艺术魅力,领略了不一样的唐诗之美。
  郭宝萍给孩子们普及了秦腔的唱、念、做、打等表演基本功,以及手、眼、身、法、步等动作要领,为孩子们一一示范教学,并现场表演了秦腔《状元媒》选段。
  下午,演职人员又走进了麦积区滨河路幼儿园,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互动演出。滨河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们表演了《红灯记》选段,四位“小铁梅“英姿飒爽,稚嫩的声音和干练的动作赢得了大家的声声赞叹和阵阵掌声。市文化馆秦腔艺术团的老师们又相继表演了《断桥》《三堂会审》《二进宫》《智取威虎山》《铡美案》《洪湖赤卫队》等著名秦腔选段,小朋友们也表演了《十五贯》《八月十五月儿圆》等秦腔选段。
  演出结束后,麦积区滨河路幼儿园园长郭莉君邀请演职人员与幼儿园老师一起座谈,就戏曲艺术的普及教育发表意见。大家畅所欲言,总结出了秦腔的传承需要“边引导边示范”“先普及一些戏曲音乐常识、再普及戏曲表演常识”“孩子自己随意表演,老师一旁指导示范”等经验。
  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具艺术魅力的西北地方戏种,其传承和弘扬更是迫在眉睫。麦积区滨河路幼儿园历来重视戏曲进校园活动,“如何让幼儿喜欢戏曲”“如何让幼儿懂得戏曲”,是目前戏曲进校园中面临的两大难题,也是市文化馆秦腔艺术团需要不断思考、总结并创新的问题。秦腔艺术的普及培训任重道远,需要群众文艺工作者的坚守传承,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重视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