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3 版:晚报十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九儒十丐难蚀骨 琴韵松风也怡心

——朱德润《林下鸣琴图》探幽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07日    来源:天水晚报


藏品赏读
  近岸的江边,三株大松树矗立,旁有杂树两棵。高松之下,三人盘腿坐在蒲团之上,一人双手放在琴上,眼睛左看,似乎正在与朋友交谈。一渔翁持桨轻曳而至,僮子则临流汲水,为主人备茶。中部,绘江天辽阔,愈远愈淡。远处,是隔岸的坡陀起伏、岗峦层立、烟雾空濛。显然——这是出于历史境遇、被边缘化的元代知识分子的实际生存状态,更是他们理想化的精神家园。
  构图方面,是斜形的“两岸一水”式。近景,几棵大树几占全幅的一半,留白的江面衬托出外形秀俏、颜色深重的树影。技法方面,以郭熙的蟹爪枝画主枝,用尖利线条攒针,杂树则以点叶法画之。近处的石块以变化的卷云皴为之,而且墨色浓郁、描写细腻,隔水对岸的山石林木则尽量简化,越远越简,直至隐于山岚雾气之中。线条方面,树用中锋细笔,勾勒坡石取笔侧卧成势,起顿间有粗细变化,在学郭熙树法的元人之中,朱德润较曹知白、唐棣等更为贴近,也更为流畅通达,写意趣味更浓,但属于典型的元人笔法结构。画面整体上,呈现一种浓淡相间与简繁相杂、细密繁复与开阔疏朗的强烈对比效果。
  朱德润(1294—1365),元代著名画家、诗人。字泽民,号睢阳山人,又号旹杰。河南睢阳人,官至镇东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工书法,善诗文,诗歌多写景状物亦能触及时弊。绘画上山水最擅,初学许道宁,后法郭熙。所画多作溪山平远、峰岳耸秀、林木挺健,文人游赏雅士其间。重视观察自然,当北游居庸关时尝作“画笔记行稿”。著有《存复斋集》十卷并附一卷,传世山水作品有《秀野轩图》《林下鸣琴图》《松溪放艇图》《山水直幅》。
元·朱德润  林下鸣琴图 绢本设色  120.8×5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