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 就爱天水 研学之旅 天水最美
天水文旅推出十条研学旅游线路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11日 来源:天水晚报
(上接第6版)
三、红色革命研学之旅
研学目标:
立足天水地区革命传统文化资源,深入挖掘背后的人物故事,重点介绍天水革命历史大背景,通过游学形式,组织青少年参观葛霁云故居、邓宝珊纪念馆、张辉烈士墓、武山毛主席故居、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解放天水纪念碑等重点,以时间为主线,通过介绍重点人物以及他们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天水的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深刻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情怀。
线路设置:
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天水解放纪念碑——张辉烈士墓——武山毛主席故居——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
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带领青少年游览邓宝珊将军事迹馆,包括纪念亭、邓宝珊将军事迹展厅、游廊等。展厅面积240㎡。邓宝珊将军纪念亭正门上方悬挂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邓宝珊将军纪念亭”巨匾。纪念亭内陈设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等人与邓宝珊交往书函及他所收藏名人书画复制品;邓宝珊将军事迹馆程展内容分为《立志报国、百折不挠》、《民族大义、举世敬仰》、《勤政为民、造福桑梓》及《文韬武略、儒将风范》四篇章以及图表、文献、实物等,展现了著名爱国将领、中国共产党忠实朋友邓宝珊将军一生热爱祖国、探求真理、渴望和平、追求光明、勤政为民、关注民生、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光辉事迹。
天水解放纪念碑:带领青少年亲临天水解放纪念碑,了解天水红色革命历史。1949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7军军长彭绍辉率20师一部率先由天水东门进入天水,宣告了陇右重镇天水解放。8月4日,天水地委书记高峰率地方政权先遣干部到达。5日,1兵团司令员王震到达天水,当天,部队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威武雄壮的解放军队伍,自东向西通过了城中大街,受到自发赶来群众的夹道欢迎。6日,天水军民在民工纪念堂(当时的第7军军直礼堂)召开了拥护解放军和庆祝天水解放的群众大会。
张辉烈士墓:张辉1936年7月任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十六师师长。率领全师爬雪山、过草地,1936年8月参加攻占腊子口战斗和陇南战役。9月在礼县马坞里镇与兄弟部队一起,全歼敌保安团,缴获军衣300套,长短枪60余支。1936年10月,二方面军撤出徽、成、两、康根据地,挥师北上,十六师派出侦察人员,深入到娘娘坝,10月5日,张辉亲率一连队伍到达娘娘坝,首先消灭了街上少量敌人,然后就向牡丹山冲锋。山上大部分敌人驻在牡丹山庙里,筑了碉堡,易守难攻。再加上敌人从天水搬来一营援兵,红军腹背受敌。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张辉即命令战士撤出重围。撤退到牡丹山脚下时,两名红军战士牺牲,张辉也身负重伤。战士们掩护张辉撤离娘娘坝,黎明时分,到达李子园。由于伤势严重,光荣牺牲。在当地农民的帮助下,红军战士把张辉遗体埋葬在普华寺后山坡上。1986年9月,在纪念红军长征50周年之际,由天水市秦州区及天水军分区党、政、军领导同志亲自主持,在娘娘坝牡丹山举行了隆重的张辉烈士骨灰安葬仪式。
武山费家山毛主席故居:1935年9月25日,红一方面军到达武山县鸳鸯镇。此时,国民党调集重兵在渭河沿线布防堵截,构筑新的封锁线。为了迅速北上,党中央制定了声东击西,佯攻天水,诱敌东下,北渡渭河的作战方针。于26日拂晓前发出命令,全军兵分三路强渡渭河,突破渭河封锁线,经过浴血奋战击退守敌,渡渭河北上。1935年9月26日,毛主席率领红军主力部队在鸳鸯镇鸳鸯村快速突破渭河封锁线,准备翻过费家山到榜罗镇,但在费家山遭到一股国民党军队的堵截;待消灭了这股敌人后,天色已晚,红军只好住在了费家山,次日抵达通渭榜罗镇。2002年8月1日,武山县人民政府在鸳鸯镇渭河大桥西南修建“红一方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以志纪念。“红一方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费家山毛泽东故居”等红色遗址先后被列为市、县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红军强渡渭河纪念碑:1935年9月26日,中国工农红军以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强渡渭河,进军武山县榜罗镇,最终到达陕北,为取得伟大的万里长征胜利,扫清了蒋介石反动派依托大河所构筑的最后一道封锁线,开创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新局面。蒋介石以自己周密部署的防线,企图消灭红军于渭河以南,但红军却出敌不意地突破了渭河封锁线,这是毛主席用兵如神的真实写照,为取得伟大的万里长征胜利奠定了基础。
四、麦积山植物园
亲近自然研学之旅
研学目标:
让学生亲近自然、走进麦积山植物园、地质博物馆。了解植物的基础知识,探索植物生长的各种形态,加深对地球植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了解了植物的作用,并深刻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线路设置:
麦积山森林酒店——丛林穿越体验项目——天水地质博物馆
麦积山森林酒店:地处麦积山风景名胜区中心植物园内,开展青少年自然生态植物研学活动,开展青少年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带领青少年采集、制作植物标本等活动,拓展ATV地形车、步步惊心、弓箭CS、履带滑草、攀树、喊泉、树冠漫步等丛林项目。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生不息的环保意识。
天水地质博物馆:集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保健疗养、环境保护、娱乐与探险于一体的大型地质公园。将声、光、电、物、景有机结合,应用数字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手段,将山川巨变可视化;将穹顶做宇宙,运用三维立体的展示模式,向青少年展现宇宙、天空、地球地貌三者的关系让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地学科普知识。
(文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