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晚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小修小补”融入便民生活

爱心作坊传递社区温情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07日    来源:天水晚报


  走在大街小巷,修鞋店、裁缝铺越来越少,但这些“小修小补”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要补衣服找不到地方,这对老人来说非常不便。年轻人网购衣服如果遇到裤子尺寸不合适,或者穿一段时间拉链坏了,自己不会修补,闲置不穿也很可惜。没有这类服务,就来创建服务。近日,甘谷县大像山镇东关社区设立了“老妈妈爱心针线坊”志愿服务项目,义务帮助高龄、鳏寡孤独老人、困难家庭提供免费缝补、修改衣服等项目,该举措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自己电脑不会,其他一些高科技的东西也不懂,‘老妈妈针线坊’可以给老人、困难家庭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社区工作人员一说这个,我很高兴,立马答应了。”李妈妈原先是一个老裁缝,有着娴熟的服饰裁剪技术,今年在家人的大力支持下,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成立了“万兴昌布艺定制馆”,经社区党委书记苟维红同志协调,“老妈妈针线坊”在这里落户启动。
  每周日,李妈妈都会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困难家庭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免费缝补改的服务,仅收取一点材料费。居民张大伯拿来了一条裤子,要改一下裤长。“本来是长裤,大夏天的,我想改成中裤,凉快一些。”李妈妈细心地问清要改的尺寸以后,用“滑石”在衣服上做了一个记号,大剪刀刷刷几下剪了裤边,用缝纫机踩好边,熨斗一烫,三下五除二就把裤脚改好了。张大伯上身一比划:“满意,满意!又快又好!如果到外面去裁一下,肯定要3元、5元的,这里免费。为我们老年人着想,太好了。”
  自爱心针线坊成立以来,李妈妈大多时间就在这里工作,小到缝扣、锁边、换拉链,大到做床单、被套,裁缝铺几乎什么活儿都接,穿针引线、布料裁剪、拼接缝合,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步骤她都认真完成,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所需。
  东关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不少,而且老年人还特别节俭,每次来缝补的东西几乎都是已经“伤痕累累”了,非常耗时间。李妈妈没有因为是免费服务而怠慢半分,反而缝补得越发扎实,好让老人多穿一段时间、少跑几趟。修剪裤脚、衣袖开线,腰身不合适,她用穿针引线的双手、缝缝补补的技艺,用巧心、耐心和爱心缝出温暖的社区情,让居民得到实惠,温暖着居民的心。
  东关社区负责人表示,社区将逐渐扩大“老妈妈爱心针线坊”志愿者队伍,吸纳退休下岗、困境妇女就业增收,将这项服务打造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一块“民心金牌”,激励“老妈妈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无私奉献的巾帼志愿者精神,打造奉献爱心、为民服务的巾帼志愿服务暖心品牌。
  □新天水·天水晚报
    记者马海林 通讯员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