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晚报七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诗说天水

——读《天水古今诗词选》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9月07日    来源:天水晚报
  一本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天水古今诗词选》在手,犹如展开了一幅天水历史、人文、地理、风物的立体画卷:作为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及其一画开天、创立八卦的故乡,作为大一统嬴秦王朝的“龙兴之地”,千百年来历代文人骚客无可数计的诗文名篇,唱出了天水华夏文明发源地的千古一帆、历史悠久,唱出了天水伏羲文化的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唱出了天水人杰地灵的鸾翔凤集、英才辈出,唱出了天水兼域(长)江(黄)河之北雄南秀、神奇瑰丽,唱出了天水丝路明珠的枢纽要塞、战略地位,更成就了天水亘古至今的浓郁诗情!
  中国是诗的国度,天水是诗的家园。几乎自中国文字产生以来,天水就有了诗歌的传唱记载。历代诗歌的创作和它的考古历史一样悠久,文脉传承没有断代,至今数千年,吟唱兴盛不衰。
  捧读《天水古今诗词选》,无论《秦风·蒹葭》还是《天水童谣》都使人浮想联翩:《吴越春秋》记载有一首《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相传是黄帝时代的一首民间歌谣,四句八字,简洁地描述了远古时期中华先祖们制造工具、狩猎生产劳动的全部过程。至今读来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天水人触景生情、倍感亲切:这不就是我们本地民间“撂鞭”及类似工具制造使用的真实写照吗?山区牧羊人至今仍在使用。西晋学者、医学家皇甫谧(215年-282年,今平凉市灵台县人)传世之作《高士传》中记述尧出游于田间,路遇“壤父”在道旁玩“击壤”游戏,一边玩还一边歌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个“击壤”游戏,汉人邯郸淳《艺经》上说:“壤,以木为之,前广后锐,长尺四,阔三寸,其形如履。将戏,先侧一壤于地,遥于三四十步,以手中壤击之,中者为上。”这不与我们五六十年前还在玩的打“狮篙(音)”游戏几乎一模一样吗?为数不多的远古歌谣,其传唱的情景,竟然至今还在我的故乡重现,它的诞生地,或者就是我的家乡?
  “羲皇毓成纪,立极开颛蒙”,明代诗人陈讲还有《八卦台》诗赞美“羲皇故里”:“成纪群山接大荒,层台高处会三阳。图从浑沌生文理,卦自乾坤辩位方。上古文明爻内起,后来彖象个中藏。谁知道统由兹始,万古儒绅忆圣皇。”伏羲、女娲是中华人文始祖,天水因“羲里娲乡”、中华民族龙图腾的诞生地而名扬天下,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骚客浓墨重彩描写歌唱的对象。魏晋时才高八斗的曹植《伏羲赞》诗云:“木德风姓,八卦创焉。龙瑞名官,法地象天。”称颂其“象天法地、创制八卦”等丰功伟绩。朱熹《伏羲先天图》盛赞伏羲“乾行配天德,坤布协地文”。千百年来,歌颂伏羲、女娲丰功伟绩的内容入诗进文,在天水是亘古不变的素材、题材。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天水是秦一统王朝的龙兴之地。《诗经》我国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总集,其时正是秦非子初封于天水、秦国初创成国的重要时期,《秦风》十首,无论是《无衣》《蒹葭》还是《晨风》《小戎》,无不刻有天水老秦古风的烙印。《诗经·秦风·小戎》里就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肴我念之”等。这里的“言”字有“我”“我们”“人家”等意思(马建东等《秦早期文化圈的语言学标本》),时隔三千余年,天水甘谷一代沿用至今。
  天水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名不虚传。“陇西多名家,子弟复豪华……充国出上邽,李广出天水……先锋秦子弟,大将霍嫖姚(唐·王勃《陇西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天水夸英俊,凉州产异才”这是《三国演义》中对天水籍名将姜维的高度赞誉。“将领风骚推李杜,较量英勇让曹刘(宋·田锡)。”有幸的是,诗中“李杜”“曹刘”都与天水有交集。诗仙李白自称“陇西布衣”,传有“佛座灯常灿,禅房花欲然”名句存世。公元759年,经历安史之乱的诗圣杜甫,弃官就食秦州三月有余,成诗一百余首,写景状物,抒情纪事,忧国忧民。其中更有《秦州杂诗二十首》从军情时事、社会民生、地域风物等方面反映了秦州当时境况:“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警急烽常报,传闻檄屡飞”“万方同一概,吾道竟何之!”至于三国曹魏与蜀刘在天水的战事更是寄托于诗文戏剧至今流传不衰,为人称道。
  以天水风景名胜、特殊地理、神奇地貌入诗的历代名家,更是比比皆是:“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唐·岑参《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蹑尽悬空万仞梯,等闲身与白云齐(五代·王仁裕《题麦积山》)”“灵源苻国姓,丽泽应州名(宋·蒋之奇《天水湖》)”“千诗织就回文锦,如此阳台暮雨何(宋·黄庭坚《题苏若兰回文锦诗图》)”“极知功德齐穹昊,古庙何孤一瓣香(明·杨溥《谒太昊宫》)”明代曾任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抚等职的邑人胡缵宗每每以家乡美景入诗,他赞美天水之水“泠泠天水,源远流长。玉壶其色,冰鉴其光。”称颂卦台山“秦山秦水拱羲台,一曲圜垣九域开。”特别是明成化年间时任秦州知州的傅鼐有《秦州十景诗》盛赞天水美景:赞天水盈池“郡水池中澈底清,宛然如画本天成。”夸麦积山“西瞻似觉昆仑小,东顾犹嫌华岳低。”称伏羲卦台“天下名山第一台,乘闲眺望好怀开。”写诸葛军垒“蜀军有垒垂今日,八阵留图记昔年。”叹渭水秋声“巨浪顿祛三伏暑,狂澜能送久天秋。”道石门夜月“石门两柱若琅玕,明月当霄夜未阑。”等等,不一而足。西晋陆机、北周庾信等诗文大家、唐代众多边塞诗人、元明清历代众多文人墨客,描写天水的诗文名篇更是不可胜数。
  现当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天水诗词创作进入又一个大繁荣时期,天水诗(词)人赓续羲皇故里文脉,学会、诗社如雨后春笋成长,随之而来的唱和、雅集、采风活动不断,诗人们言志、道情、咏史,讴歌时代、展望未来,每年都有一大批反映时代特色、歌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佳作问世。
  “一卷古今诗,辛劳三载时。”在纵横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诗词篇章中撷取精华编辑成册,这是一个浩大工程,不论是否达到“(标准)高、(量)大、全(面)”的要求,编者确实艰辛。著名教授、乡贤霍松林先生有《天水海外联谊会成立》诗云:“麦积山高渭水清,羲皇裔胄振天声。人文蔚起开新宇,经济腾飞更远征。敢望繁花都结果,须知众志可成城。谊联海外乡情厚,共建秦州献至诚。”但愿这本诗集发挥继往开来之功,为秦州的人文蔚起,为共建天水献出至诚!
  (《天水古今诗词选》,侯金保 郭永峰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