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晚报七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艾滋病科普知识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12月06日    来源:天水晚报

  病原体: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称艾滋病病毒。
  传染源: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体液、组织器官内,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性途径:无保护性交,如卖淫、嫖娼、多性伴,男男同性性行为,配偶或性伴艾滋病抗体检测阳性。使用新型合成毒品/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血液途径: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静脉注射吸毒,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注射器、针头;使用未经检测的血液、血液制品以及被艾滋病病病毒感染的组织、器官;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外伤、打架斗殴引起的流血交叉感染,救护伤员时救护员破损的皮肤接触伤员的血液;既往有卖血者(到非法采血点卖血)。
  母婴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怀孕、生育、哺乳, 都可能造成孩子感染艾滋病病毒。
  不会传播途径:共同工作、劳动(共用办公用品、学习用具、农具等);一般生活接触(共同进餐、拥抱、握手、礼节性接吻,游泳;共用马桶、浴盆、衣服、被褥、钞票等);蚊虫叮咬、咳嗽、打喷嚏等。
  潜伏期:指从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开始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潜伏期从2-10年长短不等,成年人潜伏期较长,一般为7-10年,平均8年。此期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但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此期感染者的病毒载量下降到相对较低的水平,传播能力相对较弱,但由于此期时间长,感染者活动自如,传播的危险性也很大。
  传染期:人体从感染HIV开始,终生具有传染性。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对HIV易感。
临床症状
  1、急性感染期:本期主要为非特异性症状。HIV进入人体后,1-6周部分感染者可出现类似感冒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发热、乏力、咽痛等症状,个别有头痛、皮疹等,体检发现颈、腋、枕部淋巴结肿大。此期的传染性较强。
  2、无症状感染期(潜伏期):本期常无症状及体征,潜伏期从2—10年不等,成年人7—10年,平均8年,潜伏期病毒在持续繁殖。
  3、艾滋病期:典型的艾滋病主要表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所引起的条件性感染(或称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和多系统损害。感染者出现一种或多种艾滋病指征性疾病,包括:
  (1)原因不明的免疫功能低下。
  (2)持续不规则低热多于1个月。
  (3)持续不明的全身淋巴结肿大。
  (4)慢性腹泻多于4-5次/天,3个月内体重下降大于10%。
  (5)合并由口腔念珠菌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体病、隐球菌脑膜炎、进展迅速的活动性肺结核、皮肤粘膜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等。
  (6)中青年患者出现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