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晚报七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心灵与文化的穿越之旅

——读《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11日    来源:天水晚报

  随着马晓林教授的生动笔触,我踏入了马可·波罗的传奇之旅,不同于枯燥的学术传记,这本《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让我与这位意大利探险家并肩穿梭于历史长河,揭开了一段段尘封的秘密,娓娓道来的传奇经历让人欲罢不能。
  马晓林教授开篇便用引人入胜的笔触,将我们带入了马可·波罗的世界。他没有急于展开复杂的历史背景,而是巧妙地通过马可·波罗的视角,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震撼世界的东方之旅。“我,马可·波罗,生于1254年的意大利威尼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如同时空穿梭机的启动按钮,将我们瞬间拉回到了那个充满未知与探索的年代。
  书中,马晓林教授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可·波罗作为一个有血有肉、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的真实形象。他不仅与蒙古国的贵族们把酒言欢,享受欢乐时刻,也在荒凉戈壁中艰难跋涉,经历困苦时光。这种真实的描绘,让马可·波罗的形象更加立体,也让我们更加能够体会到他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晓林在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历史细节和背景知识,但丝毫没有让人感到枯燥或乏味。相反,这些细节如同一块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了一个完整而生动的马可·波罗时代。例如,书中详细描绘了马可·波罗如何与忽必烈汗建立深厚友谊,共同参与宴会,讨论东西方文化差异。这些交往不仅体现了双方的友好往来,更深刻展示了蒙古国作为桥梁,如何促进了东西方商品、文化和技术的交流。他写道:“蒙古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更在无形中架起了一座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这样的叙述,既让我们看到了马可·波罗个人的传奇经历,又让我们感受到了他所处的宏大历史时代的脉动。
  当然,作为一本关于马可·波罗的书籍,《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自然少不了对《马可·波罗行纪》的详细解读。马晓林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为我们揭示了这部中世纪旅行文学经典背后的历史真相。马晓林通过对比《马可·波罗行纪》与其他历史文献,巧妙地揭示了书中可能存在的夸张与虚构。同时,他也着重强调了《行纪》在欧洲大航海和文艺复兴时代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他写道:“《马可·波罗行纪》如同一扇打开的窗户,让欧洲人第一次窥见了东方的神秘与富饶。”这样的描述,既让我们对《马可·波罗行纪》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马可·波罗在中西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
  除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和深入的学术解读外,《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还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吸引了我。马晓林并没有仅仅将马可·波罗视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角色,而是将他放在了中西文明交流的大背景下进行考察。他通过马可·波罗的眼睛,让读者看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也让读者思考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深地被马可·波罗的传奇经历所打动。他不仅仅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更是一个中西文明交流的先驱者。他的东方之旅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乃至世界的历史进程。而马晓林的这本书则以其生动的笔触和深入的解读为我们揭开了马可·波罗传奇经历背后的历史真相,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马可·波罗作为中西文明交流先驱者的非凡贡献,也激励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继续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和谐共生。这本书,无疑是探索未知、理解多元文化之旅中不可或缺的伴侣。

  (《第一次遇见马可·波罗》马晓林著,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