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惠民补贴政策 确保群众应保尽保
麦积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近33万人
天水晚报
作者:张彤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19日 来源:天水晚报
4
版
本报讯 今年以来,麦积区人社局以“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为契机,多形式、广覆盖打通社保宣传“最后一公里”,让更多群众了解社会保险惠民政策,提高参保续保的积极性,确保广大群众“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麦积区继续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选择缴费5000元档次缴费的政府补贴225元,4000元档次的补贴170元,3000元、2500元档次补贴115元,2000元的补贴85元,1500元的补贴80元,1000元档次补贴75元。惠民补贴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保、续保的积极性,每天咨询补缴提档的居民络绎不绝,全区已形成按照高档次缴费、补缴提档的良好氛围,为增加个人账户积累,推动提高待遇水平奠定了基础。
截至目前,全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2.84万人,领取待遇7.33万人,48481人已续缴养老保险费1925.36万元,其中,选择1000元及以上缴费标准的有2940人,选择3000元及以上缴费标准的有1596人,选择5000元以上缴费标准的有1087人,按照高档次缴费人数越来越多。
(缑文钊)
秦安县 蜜桃香满园 果农乐开颜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通讯员王彤 张黎明】秦安县通过提升蜜桃品质、拓宽销售渠道,把做大做强做优林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和实施品牌培育为重点,大力发展蜜桃产业,做强蜜桃经济链,助力乡村“甜蜜”振兴。蜜桃产业发展不仅稳定了果农的收入,也为全县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目前,秦安县蜜桃种植总面积10.25万亩,产量可达15万吨。
眼下,正是秦安蜜桃成熟上市的时节。走进刘坪、西川、兴国等镇的蜜桃种植基地,只见郁郁葱葱的果林映入眼帘,阵阵果香扑鼻而来,低矮粗壮的桃树上,一个个红彤彤的桃子挂满枝头,鲜桃不仅深受本地消费者喜爱,也得到外地客商的青睐。
家住西川镇宋场村的果农宋小军,一大早就来到自家果园里采摘桃子,准备趁鲜销售。“我已种植桃子20多年,目前种植有2亩多桃子,今年产量有三四千斤,大概能卖2万多元。”宋小军一边采摘桃子一边说。
在秦安县果品交易市场,只见果农们将一车车新鲜蜜桃运到这里销售,现场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工人们将收购来的桃子进行分拣、套袋、装箱、上车,然后发往全国各地。果品代办雒刚刚说:“我们收购的桃子主要销往兰州、西宁、新疆等地,今天收购桃子4000斤左右。今年桃子的产量高,价格也比较好。”
秦州区皂郊镇 搭建协商议事平台推进乡村振兴
本报讯 近年来,秦州区皂郊镇把协商议事作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畅通意见征集渠道、规范议事程序等方式,坚持将政协协商向基层下沉,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实事开展协商,探索出一条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路径。
皂郊镇立足实际,以协商议事为切入点,抓住议事流程各环节的关键点,在王家店村创新推行全区首个“围炉煮茶——协商议事”平台,为群众在氤氲茶香中搭建解决纠纷、协商议事的平台。该平台注重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围绕政策法规的宣讲、矛盾纠纷的化解、群众情绪的疏导、三务公开的推进、村里重大事项的商定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群众提问题提建议,干部答疑解惑作引导,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心贴心、零距离、拉家常的方式收集最真实的群众意见,实现干部和群众的直接对接,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困难所在,更好地对症下药为民服务。
在“围炉煮茶”的过程中邀请党群代表、政协委员“议一议”,重大决策事项由村民“定一定”,对重点工作方案和表决结果向村民“亮一亮”,为的是解决乡村建设、产业发展、项目实施等“重要大事”,集中化解矛盾纠纷、治安隐患等“关键小事”。同时,政协委员主动下沉基层一线,联合镇村干部走村入户、广泛宣传、主动参与,多种渠道广泛收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说得上话、办得成事,把群众所需和政协所能结合起来,有效打通基层政协委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促规范,解民忧。“围炉煮茶——协商议事”平台通过整合政协委员、基层乡贤、党员干部三股力量,聚焦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和美乡村建设、群众利益保障四件大事,规范使用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召开会议、公开公示、资料归档六步议事流程,紧紧围绕乡村建设、产业发展、清洁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涉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政协作用。 (张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