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文明根脉
秦州区 清水县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
天水晚报
作者:清文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08日 来源:天水晚报
本报讯 秦州区按照国家、省、市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要求,全面做好普查工作,严格对照普查登记标准,开展地毯式普查,切实做到应登尽登,彻底摸清秦州区文物家底。自5月份以来,秦州区全面开展了文物普查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后,秦州区成立了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秦州区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并召开相关会议,就文物普查作了全面详尽的安排,确保了文物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狠抓宣传发动、业务培训、基础准备等环节,夯实普查工作各项基础。普查队员们周密部署,扎实做好数据采集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漏查、漏项。现阶段已完成实地调查120处文物保护单位,收集文物线索6条。在认真做好文物数据采集录入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做好保护工作。
秦州区第四次国家文物普查开展四个月来,2支普查队跋山涉水、奔走各点,实现了全区不可移动文物复查工作时间任务双过半。截至日前,秦州区已实地复核“三普”不可移动文物120处,占全区复查点的55%,登记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6处,将按照省、市时间节点保质保量完成普查工作。
下一步,秦州区将继续加大征集线索力度,走访相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做到应普尽普,应保尽保,争取11月份完成三普复查实地调查工作。 (秦文)
又讯 自清水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启动以来,按照普查方案,普查工作有序推进,普查队员们严谨细致地开展每一处点位的数据采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全县九个乡镇文物点现场调查。
结束野外调查后,清水县工作组继续深入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利用CAD软件精心绘制了详尽的平面示意图,精准地标出了文物保护单位的边界、遗址布局及其相对位置。此外,通过卫星影像技术,工作组获取了文物的具体坐标与周边环境的位置图,使得每一处细节都能在地图上得到清晰呈现。
这些宝贵的数据和图像资料,不仅为当前的保护措施提供了直接依据,也会被系统地录入到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采集系统之中,为清水县后续的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
(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