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晚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离散30年,他们终于团圆了……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张彬霞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0月30日    来源:天水晚报

  
  近期,家住秦安县兴国镇的王女士一家专程来到秦安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将一面印有“团圆行动 福泽万家”的锦旗送给民警,感谢一代又一代的公安民警持续接力,成功找回他们离散30年的女儿,让他们一家团圆。
侵占商铺起纠纷 法官调解终腾退
  1994年9月14日,王先生一家永远记得这一天。秦安县兴国镇居民王先生刚刚3岁的女儿独自一人前往奶奶家玩耍,在王先生前往母亲家中带领孩子回家时,得知孩子一直未曾到过奶奶家中,一家人便急忙在附近四处搜寻,身边的亲戚朋友也帮着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从此王先生的女儿便失去了踪影。
  在寻找无果后,王先生夫妇到秦安县公安局报案,要求公安机关帮忙寻找其女儿,因当时受限于侦查技术手段,在秦安公安警方花了大量警力、物力和时间进行追寻后,仍未发现王先生走失的女儿。
  从此,王先生全家在寻找女儿和等待消息的煎熬中度过了30年。30年来,王先生夫妇两人变卖了家产,开启了30年的寻女之路。因女儿走失一直未曾找到的缘故,王先生的妻子忧郁成疾,一病就是二十来年,在2019年临终时还不忘嘱咐丈夫和在家的两个孩子:“你们一定要找到我的女儿,这是我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30年来,秦安公安民警一茬接着一茬,他们接续奋斗,从未放弃调查和寻找工作,一代又一代的公安民警多次对历年走失的儿童线索进行梳理,并于2019年采集了王先生夫妇二人的DNA血样进行采集送检,同时录入DNA数据库。30年来,每当警方一有相关线索,王先生便带着生病的妻子跟随民警前往核证比对,然而遗憾的是,多年来一直未能比对成功。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公安刑事科学技术日趋成熟,于2024年7月的一天,秦安警方在上级公安机关下发的比对信息中发现,位于天水市麦积区的王女士与王先生夫妇的DNA分型高度吻合,存在生物学遗传关系。经进一步检测,最终认定,王女士就是王先生夫妇走失30年的女儿。得知消息后,王女士激动不已,好几个晚上都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她积极配合警方进一步做好各项复核工作,期待早日见到朝思暮想的亲生父母。和王女士一样迫切期盼着的还有在秦安县的王先生全家。
  7月25日这天,对于王女士和王先生一家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秦安警方的通力协助下,王女士回到秦安县认亲,王先生一家也总算迎来了离散30年的团圆。
  在认亲前一个小时,王女士带着女儿来到秦安县公安局,激动地说:“30年了,我都不知道见了亲生父母如何开口说话了,我的内心很激动也很纠结……”而在家中急切盼望见到王女士的王先生一家也是激动不已,王先生领着父母时而出门远望,时而摆放王女士小时候爱吃的水果,焦急地等待着一家人的团圆。和王女士从未见过面的弟弟哭着告诉民警:“我从生下来就没有见过二姐,经常听父母说道过,我很想见见我的二姐,就是不知道我见面应该怎样说第一句话……”25日14时,在民警的带领下,王女士来到家中的巷口与已经等待多时的家人见了面,他们紧紧相拥在一起,此刻泪水与笑容交融,亲情的力量消融了经年累月的思念与遗憾,整个场面令人动容。
  “让我为你们拍张团圆照吧。”在民警的提议下,王女士和她的亲人们终于有了首张“全家福”。拍完全家福,王女士的姐姐拉着妹妹拿来30年前的照片,激动地说道:“这是你小时候的照片,当时我天天拉着你的手在院子里面玩耍,你一找不见我就急的哭着喊姐姐……”此刻的王先生满含泪水,拉着民警的手说道:“总算团圆了,这张迟到的全家福,我们等了整整30年啊!可惜的是全家福照片里少了孩子的母亲,现在孩子找到了,我也算是给孩子的母亲有个交代了,谢谢人民警察!谢谢大家,你们辛苦了”。
孩子离家出走 民警紧急寻回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张彬霞】“警察同志,我的女儿于中午12时出门之后,到现在还没有回来,电话也打不通,全家人都很着急,请你们帮我找找孩子……”10月15日14时许,李女士急匆匆地来到秦安县公安局秦南派出所对民警说道。
  接到报警求助后,民警一边安抚李女士焦急的情绪,一边细心询问孩子离家出走的时间、衣着特点、体貌特征、有无反常行为等具体情况。同时,组织民辅警调取李女士家周边道路监控视频和开展走访摸排等工作,经民辅警多渠道开展摸排找寻工作后,于16日凌晨成功找到李女士的女儿林某,并同时寻回与林某同行出走的两名女孩吴某和吴某某。
  找到出走的3名女孩后,民警立即联系其家长到现场,对3名女孩进行教育和心理疏导,在民警与家长的耐心劝导下,3名女孩均认识到了自己错误的行为,并跟随其家长回到家中。离开前,民警叮嘱家长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多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多关心、多换位思考,时刻关注孩子内心的感受。
  为表感谢,10月25日晚,李女士带着女儿将一面印有“真情为民 尽心尽责”字样的锦旗送到秦南派出所民警手中,对民辅警尽心尽责、全力帮助找回其女儿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你们耐心细致的解释以及温和的态度,让我特别感动,我愿意配合法院腾退商铺……”近日,清水县人民法院在执行一起排除妨害纠纷案件中,被执行人李某说。
  2023年,清水县人民法院审理了惠某与李某排除妨害纠纷一案,判令李某立即停止对惠某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案涉商铺房屋的侵占,腾退案涉商铺。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李某始终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腾退义务,从诉讼初期至今,这起案件已历时十余年之久,执行难度较大。
  在执行过程中,执行法官调阅了十余年间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所有案件卷宗,细致查阅,并找寻相关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同时,多次约见双方当事人,尤其对被执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对腾退房屋设置了合理限期。最终,被执行人李某同意将案涉商铺交付申请人。
  2024年10月22日,清水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干警及司法警察共计10余人赶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对案涉房屋进行现场交付。在执法记录仪的镜头下,被执行人李某亲自打开了案涉商铺尘封多年的卷闸门。
  “本案中,原、被告权属纠纷历时十余年,双方矛盾纠纷错综复杂。因此,在执行过程中,我们并没有采取简单的强制腾退方案,而是经过调查研究,找准矛盾点后多次给被执行人李某做思想工作,分析不履行法院生效文书确定义务的后果,并给其告知了救济途径。”办案法官表示,经过不懈努力,被执行人李某从对抗执行转变为配合执行,让该案顺利执行完毕,避免产生后续不良后果,真正的达成了案结事了。
  这起案件是清水县人民法院执行工作的一个缩影,执行工作不仅具有“强制的力度”,更要凸显“善意文明的温度”,既要保障胜诉当事人的胜诉权益,也要充分考虑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寻求最佳的解决方式,真正化解社会矛盾,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