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晚报五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诗意天水·非遗之美——

技艺传承的文化图谱(上)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09日    来源:天水晚报




■天水文旅嘉年华·夏之序章■
□何喜田
  盛夏流火,万象峥嵘。当五月的骄阳点亮羲皇故里,藉河之畔的荷花在蝉鸣中次第绽放,将满城绚烂晕染成画……
  2025年3月-5月,天水举办“天水文化旅游嘉年华——2025年春季文旅宣传推广活动”。活动期间,西北戏曲盛宴火热开锣,秦腔激昂、地方戏婉转,更有戏迷争霸赛巅峰对决、秦腔巡游穿越古城街巷。而在这方千年文脉浸润的土地上,非遗瑰宝同样绽放着夺目光彩——天水现存7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8项、省级73项,构筑起立体鲜活的文化图谱。
◇◇◇
  国家非遗天水雕漆技艺,繁工珍材,雍容烂漫,以亮丽的传统中国色,成为天水民间工艺的典型代表,该技艺的出现和繁盛,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天水古琴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浸润了一代代制琴艺人的心血与希冀。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生动的艺术凝练,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天水鸿盛社秦腔脸谱被誉为“不可多得的艺术佳品”。
  丰厚的文化遗产,在不断地传承与发展中,擦亮了天水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成为人们领略秦州大地风采的生动韵脚。
古琴制作
丝韵悠远

  古琴,原名七弦琴,古时又称瑶琴,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拨奏弦鸣乐器。唐代司马贞在《三皇本纪》中记述,“太昊伏羲氏结土为埙,制丝为弦”,这是现存古籍中较早关于乐器制作的记载。
  古琴有据可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三国时期,琴七弦十三徵的制式演变为定式,并一直延续至今。
  “羲皇故里”天水,历史悠久,文脉昌盛。在这里,至今还流传着伏羲削桐为琴的故事——相传上古时期,伏羲看见朵朵祥云托着两只大鸟缓缓降落在一棵梧桐树上,众鸟绕而齐鸣,呈现出一派祥瑞景象,于是便以此树制成了一种能够弹拨出优美之音的乐器——古琴。也许是因着美丽的传说,流传至今的天水古琴形制独特,音质苍古旷远。
  天水古琴的制作有大小300多道工序,工艺复杂,做工考究,传承规整。
  制作古琴,唯白松、杉木、桐木为上,其中尤以杉木、桐木为佳。天水当地出产制作古琴的重要资源——杉木和生漆,是斫琴的上品材料。
  天水城北的天靖山麓清静悠远,闹中取静的山水新城坐落其间。居住在这里的熊尚德,生于1948年,是省级非遗天水古琴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从他学习古琴制作开始,无论斫琴,还是大漆髹漆、凿槽、麻布敷琴,都一直沿用古法。
  斫琴,是天水古琴制作中一门重要的手工技艺。斫琴技艺靠的是手传口授,讲究师承关系。熊尚德的斫琴师傅是他的父亲,而其父的师傅许沛仓,也是老天水城里非常受欢迎的斫琴师。
  琴斫好后,就要刮灰胎。一张上好的古琴,一般要刮四遍灰胎。古琴的音色讲究中庸,如果灰胎太厚,声音难以发出,太薄,声音又会过大,方寸之间的掌握全在于经验。
  灰胎与生漆是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作用,相互黏合。经过漫长等待,灰胎完全干燥后,就可以用大漆漆面了。琴行有句老话:“非大漆者不为古琴。”为了让古琴的琴面更具美感,熊尚德与原天水雕漆厂高级技师陈兴茂合作,将雕漆工艺里的髹漆技艺运用到古琴制作上。经过髹漆的古琴漆面,更加温润、透亮。
  漆面干燥后,一般的斫琴师会用细砂纸进行打磨,按天水古琴的制作之法,打磨时要调和好植物油和干白粉,然后反复擦拭,直至漆面光洁如镜。
  古琴槽腹的凿制,因人而异。这道工序看似简单,但只有做到精准到位,才能保证琴的品质。上好的古琴不用木板黏接,而是由整块木头挖凿而成。槽腹的薄厚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音色是否浑厚悠远。琴底一般有两个音槽,大的叫“龙池”,小的叫“凤沼”。此外,琴面上还镶有用于架设琴弦的硬木,叫“岳山”。寓意“有山有水有龙有凤”,象征着天地万物。
  在琴面上包裹一层麻布,传统工艺里叫“披麻”,可以使古琴日久经年不易开裂,同时也会让琴音变得内敛和含蓄。随后,底板与面板之间要进行黏合,这道工序叫“合琴”。黏合之后的面板和底板,要用麻绳捆绑起来。这种方法看似古朴,却能够使琴板在长时间内不易变形。
  在熊尚德看来,只有将传统文化、古老技巧融入现代生活,悠远的古琴才能找到更多知音。于是,他对古琴制作传统进行改良,解决了古琴挂弦落后、雁足栓弦繁琐等痼疾。据介绍,将琴长定为三尺六寸五,是代表一年有365天;十三个徵,代表的是十二个月再加上一个闰月;琴尾宽四寸,表示四季。如今,在各种古琴式样中,曾获甘肃省工艺美术一等奖的伏羲式古琴最受欢迎,这既是一种对人文始祖的缅怀,也是向古法工艺的致敬。
  玲珑剔透,温润光洁。面对穿越时光的古琴,人们无不惊叹于历史的沧桑与厚重。手抚琴弦,思古之情油然而生,那幽深空灵的琴音仿佛划破时空长河直抵心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