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组合拳”助力甘谷辣椒驶入“智”富快车道
天水晚报
作者:育产 红火 大产业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源:天水晚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吴银霞 赵军霞
五月的甘谷,正是田间辣椒移栽的好时节。在辣椒集约化育苗基地内,在广袤的田野间,农户们正忙着起苗、覆膜、移栽,用汗水浇灌着辣椒产业之花。近年来,依托市农科所建成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聚焦甘谷辣椒产业需求,通过设备升级、技术革新、全链跟踪等服务模式,为当地辣椒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注入强劲技术动能。
智能设备赋能 育苗移栽效率双提升
从培土、装盘到点种、摆盘,甘谷县安远镇王马村辣椒育苗基地今年首次采用机械化育苗,运用智能点种机配合连栋温室精准调控的温湿度与光照,让辣椒出苗率跃升至99%以上,育苗周期也缩短了10天。“通过天水试验站专家的全程指导,我们出苗率实现了新的突破,目前22个大棚的800万株苗子长势良好,正在起苗移栽阶段,能够保障周边乡镇的栽植需求。”甘谷县安远镇王马村集约化育苗中心负责人刘雪峰边忙着指挥起苗边向记者介绍道。
科技赋能高效育苗的同时,机械移栽也成功破解了传统人工成本高、成活率不稳等难题。
甘谷县西沟流域辣椒标准化种植基地今年的种植规模由500亩扩大到1000亩,为提高移栽效率,基地在天水试验站的指导下,引进了智能移栽机。 “这款辣椒移栽机,只需要3个人从旁辅助,1天就能移栽10亩地,传统人工要完成这个工作量需要30多人同时工作,相较之下,机械化移栽大大缩短了时间,节约了成本。”甘肃嘉晟世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颉恭介绍说。
技术下沉田间 破解产业瓶颈难题
“穴盘育苗讲究‘控水控温促根系’、移栽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在甘谷县安远镇的技术培训会上,试验站专家正向百余名椒农讲解辣椒种植的基础理论。为解决农户种植技术参差不齐的问题,试验站在整合推广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滴灌等关键技术的同时,今年年初,还从市农科所抽调9名蔬菜专家组成技术服务队,下沉一线,为辣椒育苗保驾护航。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天水综合试验站站长张忠平告诉记者,今年服务队共出动50多人次,先后20余次深入安远、磐安、西坪、金山、六峰等乡镇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工作,为全县1.63亿株辣椒育苗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
全链赋能 解锁产业升级“密码”
从品种选育、育苗到移栽采收,天水试验站将技术服务延伸至产业链各环节。
今年,甘谷县15个集约化育苗基地选用的辣椒种子,均是由市农科所培育的天椒24号,该品种抗旱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我们育出的1.63亿株种苗,可满足全县187个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需求。此外,不论是从选种、苗床平整、播种,还是苗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再到现在的大田移栽,市农科所的技术人员全程都进行了跟踪技术服务指导,给我们吃下了‘定心丸’。”甘谷县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杨彩霞说。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集约+智能+全链服务’的方式,让红辣椒真正种出百姓‘红火’的好日子。”张忠平表示,未来将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以科技之力赋能甘谷辣椒“换挡提速”。
2025年,甘谷县辣椒种植面积预计达12万亩,年综合产值将突破11.2亿元。随着天水试验站“育、产、推”一体化服务模式的深化,这“红火”的小辣椒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