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历史文化名村——陇上小邹鲁凤山村(下)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来源:天水晚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何喜田
这座静卧于秦安凤山脚下玲珑雅致的村落,名叫“凤山村”。小村人才辈出,文风昌盛,传统底蕴深厚,人称陇上“小邹鲁”。
凤山村,古称“先农坛”。村里的老辈人讲,元朝以前,这里就有人居住。《秦安志》记载,凤山村东南原有农神坛,每年立春时分,都要举行迎春礼,以祈求五谷丰登。城门之上,曾刻有“三八进士四翰院;七九举人一探花”的对联,以示村里文脉之盛隆。在这块风水宝地上,曾诞生过唐朝名相权德舆,明朝山东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胡缵宗等名人。
◇◇◇
权德舆,唐朝文学家,政治家。幼年时聪敏过人,以孝名扬乡里。他在贞元、元和年间位历卿相,后人称“权文公”。
在治理国家方面,权德舆主张德治和法治并用,并始终认为“民为邦本”。为政之余,他喜好著述,尤其善铭文表章,文辞雅正而又弘博,著有50卷《权文公集》,流传后世。
凤山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王云,在采访中带着记者来回奔波。据他介绍,今天的权文公故里,还保存着权家族墓,而在凤山之上,也立有一块石碑。“祖宗功德”四字,满含了后人对先祖的敬仰之情。仓颉庙内,还寄居着权德舆的塑像。名士同处一室,更是寄托了家乡人民对这位勤政爱民的先祖的崇敬和怀念。
在闻名遐迩的旗杆巷,还有一处名人故居——胡缵宗故居。
胡缵宗,字可泉,自号鸟鼠山人。他二十九岁考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又先后在安徽、四川、江苏、山东、浙江、山西、河南等地任巡抚等职。在长达31年的仕宦生涯中,胡缵宗勤于政事,廉洁奉公,礼民爱士,威名远播。
如果说陇山的黄土地赋予了胡缵宗耿直、果敢和刚毅的性格,那么,晚年在他返回故乡后,这里的碧水蓝天又让他的心灵再次回归宁静。作诗写赋,著书讲学之外,他还醉心于秦安小曲的挖掘、传承与发扬。
这首《登天柱阁》则是胡缵宗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与客上江楼,横江山欲浮。云当天柱出,月傍小姑流。帆外收吴楚,尊前落斗牛。弥漫忽千里,倚槛思悠悠。”诗文气象雄浑,直落天外,清新俊逸,格调高古。漫步胡氏故居,一砖一瓦、一镂一雕间,无不彰显着故人淡泊致远的胸襟。
凤山村南,还有一处陇上名泉——可泉,这是胡缵宗幼年读书和晚年归隐著书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这里修建了古色古香的纪念馆。
居住在凤山村的胡喜成,是胡缵宗的十五世孙。据他介绍,为了纪念和缅怀先祖,他家里至今还保存着四块胡缵宗亲笔书写的四条屏。每逢佳节,无论乡邻,还是亲朋,都会欢聚一堂,或拓字装裱,或把酒言欢,畅叙古今。
值得一提的是,在凤山村,还有2处省级、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且都为古建筑群。据统计,如今的凤山村,全部的传统古建筑占村庄建筑总面积的40%。这些保存至今的古建筑,其历史和文物价值极高,是研究陇右文化尤其是秦安县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实物资料。
“鸠杖入东川,鸾迎小有天。梧桐三径目,杨柳一溪烟。”此诗句是当年胡缵宗描述东川河也就是今天南小河的。南小河是葫芦河的支流之一,傍依着河流的凤山村,就像待字闺中的少女,柔美之中,尽显宁静。和这样的宁静相比,人民街,这条古建商业一条街反而显得繁华无比。人民街东西长454.8米,南北宽8.4米,保存较为完整,是研究秦安县乃至西北商业铺面建筑风格最好的实物资料。
古街老屋之上的茅草,枯荣相继、相催,而又摇曳多姿。徜徉在古街古巷之中,既怀旧,又感慨。就像穿越了时光隧道,游荡在匈奴、突厥、鲜卑、羌、回鹘等各色人之间。
2005年2月,人民街被秦安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这里被当作影视街,先后拍摄了《筏子客》《麦积烟雨》《望子成龙》《陇上英烈——张一悟》等影视剧。
现如今,保存在秦安县博物馆的出土文物——玉琮、玉环,是20世纪60年代在堡子坪遗址挖掘的。据专家考证,玉琮、玉环是清朝以前凤山村用于农神祭祀的器物。
堡子坪遗址位于凤山村的东山顶,遗址面积3700平方米。遗址断崖明显暴露出三个灰层,上层多灰陶及白灰面;二层多红陶,纹饰有绳兰纹;底层为加沙陶器片。除玉琮、玉环外,还发掘出了加沙鬲腿、陶缸底及口沿、绳纹片、加沙缸片及白灰面。堡子坪遗址保存基本完整,为研究秦安境内的仰韶文化、齐家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凤山村除了一些历史文化古迹以外,最能体现其深厚文化底蕴的,当属传承久远的秦安小曲。
秦安小曲相传形成于明朝弘治十二年,以胡缵宗首创的“四六越调”《玉腕托帕》而发端。秦安小曲用秦安方言演唱,只有唱词没有对白。由于唱词多为文人雅士所作,因此具有雅俗结合、诗话结合的特点。无论是情节简单的散曲小段,还是内容较为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自始至终都由一人演唱。如今,秦安小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并在全国进行演出。闲暇时节,秦安的街头巷尾总能见到逍遥的自乐班在弹唱小曲,也总能看到喝茶、谝传者的闲散和自得。秦安小曲,不仅是凤山人的精神、文化沉淀,也是村民、村运盛衰的传承和见证。
曲赞盛世,再谱辉煌。采访临近结束时,王云再次满怀激情地为记者介绍说:“今天凤山村正挺立潮头,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业、商贸流通业和旅游产业,全村经济呈现出了良好的势头。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乡亲们干劲十足,以先祖为荣,正在奋力谱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陇上小邹鲁,凤山别有天。当记者漫步在这片秀丽古朴的大地时,无不为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所陶醉和感染。也正是这种厚重的历史感、沧桑感,才铸就了凤山村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也成就了它的盛世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