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种植产业成致富“良方”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何慧娟
天水晚报
2023年08月08日
夏日骄阳似火,但在秦州区天水镇苏寨村,依然有不少村民在半夏种植基地清除杂草,伴随着辛劳的汗水,一排排整齐的半夏苗呈现在了眼前。
半夏是一种用于止咳平喘的名贵中药材,在治疗肺部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传统作物相比,半夏对土地的要求并不高,管理简单易种植,市场行情看好。
近年来,天水镇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半夏种植产业,当地农民也通过种植半夏和在半夏基地内务工,逐步走上了增收之路。“我们家孩子多,只有老公一个人外出务工,自镇上开始种半夏后,我经常到基地务工,收入增加了,孩子上学、生活开销也都宽裕了。”在苏寨村的一块半夏地里,正在除草的胡大姐话语间充满了对半夏种植的认可和期待。 据胡大姐介绍,从半夏播种到除草、浇水、采挖都要耗费大量人工,有了半夏基地,村里很多无法外出务工的人都能在家门口挣到钱,甚至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或者上学的孩子,也可以通过采挖半夏来增加收入。
采访中,天水镇苏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杨明元告诉记者,苏寨村种植半夏已有4年,今年种植面积在500多亩,大多以土地流转的形式由外地人种植,当地群众以务工为主。
“半夏种植要吸纳大量劳动力,这样就能解决当地群众就业,让村民在家门口挣钱。”杨明元告诉记者,半夏种植产业带动全村200多人就业,到了采挖季节本村群众不够用时,周边村庄和平南镇的部分群众也会过来务工挣钱。如今半夏还有一个月左右就开始采挖,采挖人工费用是每斤1元,手脚麻利的人一天就能挣到150元以上。
记者得知,半夏种植产业收益较高,每亩地产值能达到3万多元。而种植半夏的投入也较大,成本达到15000元左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工费用。
“半夏种植与其他农作物有所不同,比如今年在这块地种了,明年就得另找没种过的土地,一块地种一次后间隔10年才能再次种植,所以土地流转费也相对高”杨明元说。
据悉,自种植半夏后,当地农民实现了“双收”,一方面,土地流转带来可观收入,另一方面大量当地农民参与种植、采摘等环节,也可挣取人工费。半夏种植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一剂“良方”,在延伸产业链条的同时,有效助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