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返回 2023年11月17日

画在玉上

——赏清代《“仿倪瓒江岸望山图”玉雕插屏》

天水晚报      2023年11月17日     

  □卜显军

  元代画家倪瓒与黄公望、王蒙、吴镇被誉为“元四家”,他的名作《江岸望山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江岸望山图》雕刻在玉石上,这便是清代的“仿倪瓒江岸望山图”玉雕插屏。
  “仿倪瓒江岸望山图”玉雕插屏,现收藏于贵州省博物馆。该玉雕插屏高24.4厘米,下宽22.2厘米,上宽11.9厘米,厚5.1厘米,整体呈楔形,玉为秋葵色。屏面右侧中部和下部突出位置雕刻有古松、茅亭、人物、渔船,左侧中部雕刻有树林,屏面下部凹下区域雕有帆船两只,山、水、江、岸尽在玉材天然造型中显现。左上角空旷处阴刻楷书“御题仿倪瓒江岸望山图并用其韵题句:不留烟霭快初晴,了了岚光入眼明。笑我曾同高士兴,隔江亦复远山横。钱塘秦望应如昔,百傅苏公只剩名。若向锦贉论气韵,输他老骥婺前程。”落款为:“臣陈用敷敬书。”下有方印:“臣专”。
  陈用敷,清代人,曾任扬州知府、安徽巡抚、广西巡抚、湖北巡抚等职。他书于玉屏上的这首七言诗,是清代乾隆写的和倪瓒《江岸望山图》中的题诗。倪瓒《江岸望山图》中的题诗为:“江上春风积雨晴,隔山春树夕阳明。疏林近水笙声迥,青嶂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
  这件玉雕插屏利用整块天然玉材的自然形态,依形略加雕琢而成,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该玉雕插屏虽然加工不多,但是将近景江岸、树木、人物、风帆和远景的山势重叠,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并且用诗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融诗画于一体,把元代画家倪瓒的《江岸望山图》的意境再现了出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一件难得的玉雕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