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 版:日报一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马力镇 吊袋木耳串起产业链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7月14日    来源:天水日报
  近日,在武山县马力镇南阳村木耳种植示范基地,一串串排列整齐的木耳菌棒从棚顶垂直坠下,新鲜的黑木耳个个耳大肉厚,长势喜人,即将迎来首茬采摘期。
  今年以来,为解决南阳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在镇领导多次实地调研指导、村“两委”反复论证、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后,南阳村积极争取到2023年中央财政扶持项目,流转河滩地17.5亩,建成木耳种植大棚16个、晾晒棚5个、冷水鱼养殖鱼池3个、普通鱼类养殖鱼池1个,着力培育“黑木耳+生态冷水鱼”的特色高效产业。
  “吊袋木耳是将木耳菌袋用细绳悬挂在大棚内的一种立体栽培方式,受天气影响较小,与传统地摆种植相比,具有节约土地面积、保温保湿性好、管理方便、延长采收期等优点,一个大棚可以种1万棒,实现了土地效益最大化。同时,结合农村党员分类管理,党员种植户示范带头,认领木耳种植‘党员示范棚’16个,吸纳18名村民就近务工。我们通过能人示范、技术指导、产业带动等方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南阳村党支部书记张永胜说。
  “去年,我丈夫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外出务工,公公婆婆年龄大了,家中有两个孩子正在读书,除了低保再无其他的收入来源。今年以来,村上开始种植木耳,我就去大棚务工,一天收入80元,在这里干活离家近,还能照顾家人,挺方便,现在的生活是越来越有盼头了。”谈及村上种植木耳给自己生活带来的变化,南阳村村民张圆圆感慨道。
  产业兴,乡村兴;产业富,群众富。近年来,马力镇围绕全县“六抓六化六促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和“2+5+N”农业产业化布局,科学谋划提出全镇“一轴两翼四片带”产业发展规划,始终坚持用特色产业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大棚木耳、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种植养殖示范点,引导群众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苏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