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行咏词三首》里的“甘肃典故”(下)
天水日报
作者:的自强 高台
新闻 时间:2023年08月23日 来源:天水日报

□ 丁胜
三是启发想象,创新意境。词对现实景物描绘时引用典故,可把此时此景与彼时彼景相关联、相比较,用“同一律”表现与创设新的画面和时空一体的概念,增强词的意境之美和奇妙之境,引起读者跨越时空的千古慨叹。同时,写出今日酒泉的春意盎然和戈壁的郁郁葱葱,回顾霍去病西征匈奴大胜,武帝赐御酒犒赏,酒少人多,倾洒入泉,与将士共饮,遂称“酒泉”。以酒泉之名的来历,将霍去病犒赏三军放大到惠及百姓,体现了词人的悲悯情怀。而《南歌子·天水纪行》,把词的用典发挥到极致,字字用典,且逸兴遄飞、思绪万千、跨越千年,回荡时空之下。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辞去华州司功参军之职,从长安出发,携家带口,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20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称《秦州杂诗》。
老杜是天水人对杜甫的“爱称”,自北宋始即有刊刻杜诗传统,杜甫流寓地尤甚,几乎每一地都有杜诗刻碑。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秦州知州傅鼐主持重刻《老杜秦州杂诗碑》,碑原立天水文庙,2002年移至天水南郭寺。碑通高225厘米,宽105厘米,厚42厘米。碑面题额《老杜秦州杂诗》,刻杜甫《秦州杂诗》在内的秦州诗作36首;碑阴题额《古今题咏》,刻杜甫《发秦州》等入蜀诗13首,另刻秦州知州傅鼐所题《秦州十景》诗10首。碑以汉白玉制成,保存基本完好,高大壮观。据天水师范学院刘雁翔教授考证,民国《天水县志》卷13《艺文二》有载,名为《重刻杜甫秦州杂诗碑》。文曰:“碑在明伦堂之东偏。高七尺,横三尺有五,厚一尺许。碑面刻杜工部《秦州杂诗》二十首,碑阴刻秦州八景及名胜诸杂咏。系明成化十九年癸卯知秦州事傅鼐重刻。”《老杜秦州杂诗碑》上的杜诗与目前流传的版本有出入,个别字句和标题有所变化,甚至各有不同。而碑名为“重刻”,说明之前就有《杜诗碑》,具体何时何人所刻,待后人考证。
清代顺治年间,著名诗人宋琬驻节秦州,任分巡陇右道兵备佥事,值秦州大地震,宋琬竭力拯恤灾民,并捐俸银、家财重修被震毁的城垣。次年,重建杜甫祠,开始刊刻《二妙诗碑》。此外还修筑南湖堤坝,人称“宋公堤”,政绩卓著。他集众人之力,以“二王”法书为主要集字对象,把杜甫流寓秦州期间的诗作60首,刻石36块。目前残存4块,陈列于天水市博物馆。碑体为陕西富平石,质地温润如玉,经过500多年的岁月洗礼,已出现琥珀包浆,透着金石铿锵之气与美玉凝脂之质。
原碑在天水玉泉观李杜祠。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立石。宋琬主持,兰州张正言、张正心摹勒上石,西安卜栋镌刻。碑称“二妙”,是因为其内容是“诗圣”杜甫之秦州诗,而书法所集字原系以“书圣”王羲之书法为主导的“王体”字,于是合称“二妙”。清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吴三桂叛乱,王辅臣部、吴三桂部先后盘踞秦州三年,战乱连年,人民流离失所,玉泉观破坏严重,“二妙”碑在战乱中散佚。
天水师范学院李济祖、刘雁翔等专家认为,杜甫流寓秦州所作诗篇,是真正开启杜诗成熟诗风的重要阶段。同时,宋琬作为家学渊源深厚的清代著名书法家,其书法取自帖学,宗法“二王”,所以,以“二王”法帖为主要集字资料来镌刻杜诗,顺理成章,并成为诗和书法“双剑”合璧的传世典范。
老杜秦州杂诗二十首第一首就开宗明义,“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这就是秉俊先生《南歌子·天水纪行》的“老杜秦州之叹”。“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这是杜甫秦州杂诗之三,《南歌子》词牌为唐教坊曲,又名“南柯子”“怕春归”,此词有单调、双调。单调者,始自温庭筠词,双调滥觞于李清照,是自宋代至今词人常用之韵格。秉俊在《南歌子》上阕中直接化用杜诗,暗含词人登见河梁,远观渭水悠悠,对逝者如斯、生命有限的慨叹。隗嚣宫在天水北山,唐宋有寺,位于见河梁皇城村西侧,见河即站在此处能看到渭河之谓。词人20世纪70年代曾在天水一中学习,彼时天水一中农场就在见河梁皇城边。
天水是飞将军李广的故里。从汉至隋唐,天水为李姓郡望,出现了李牧、李广、李陵、庞德、赵充国等名将,陇右又有隗嚣、董卓、苻坚等枭雄。中唐时期,出现了大小李将军,即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李思训是唐太祖李虎玄孙,唐朝宗室,父子二人都担任过大将军等职位,擅画“青绿山水”,人称“大李将军”“小李将军”。山水之变,成于“二李”,秦州李官湾被视为大小李将军之故乡。
《南歌子》的最后,词人俯看先秦两汉时期的天水,从纵横千年、宇宙无垠的大历史观的角度,吟唱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自信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强。除上述历史文化用典外,词中还信手拈来自然地理景致。如《咏甘州》首句,包含祁连山蕴育河西走廊绿洲之意,丹霞景观是张掖一大特色。词中巧妙点出了张掖的甘州、山丹(焉支)、高台、临泽(临沼)、民乐等地名。沙鸥意象,古诗词中常见,引人遐想。与民同乐,贴合“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和“人民至上”的人民立场。
陇上行咏词三首 □ 秉俊
八声甘州·咏甘州
掬祁连冰雪润山川,
丹霞洒甘州。
忆丝绸古道,
行商过往,
驼队悠悠。
犹见左公植柳,
梦铁骑奔流。
敢问隋炀帝,
何故巡游。
今日盈盈张掖,
汲三千弱水,
广辟良畴。
悦八方宾客,
纵马览清幽。
叹焉支,孰非孰是,
上高台,临沼羡沙鸥。
君知否,
与民同乐,
可以消忧。
酒泉子·咏酒泉
将士戍边,
汉使凿空西域。
保家国,驱寇虏,立雄关。
千年古道千秋梦,
戈壁今郁蓊。
慰苍生,同赏俸,酒成泉。
南歌子·天水纪行
老杜秦州叹,
丹青野殿空。
登临胜迹隗嚣宫,
但见无情清渭水长东。
故里思飞将,
皇城沐晚风。
怀愁顾望落霞红,
试问先秦两汉几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