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日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四门醋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5月13日    来源:天水日报
  □ 裴娟娟

  老一辈人的问候,总是那么朴实,一句“你吃了没”,都那么亲切。如果这还不够的话,那么后面的一句:“今个吃的啥呀?”不管是近在眼前,还是电话那头,相信此刻一定是那个最幸福的女儿或儿子吧。
  今个吃的是“甜饭”,这是否勾起你对农家饭的回忆呢?记得小时候,遇到饭点出门,总会被邻家的婶婶和伯伯亲切地问:“吃了没,今个吃的啥饭?”我的嘴里总会雷打不动地蹦出“甜饭”二字,原因很单纯,不爱吃酸饭,又没其他选择。那时家里条件不好,每一顿几乎都不离面,偶尔才吃一次米饭,所以对于农家饭最深的印象大抵就是“甜饭”和酸饭了。如今想来,“甜饭”早已不是那随口而出的一句敷衍,而是游子的乡愁、母亲的味道和老一辈人的苦中甜!
  如果说“甜饭”过于平常的话,那它的灵魂便在那几滴醋里得到了升华。在我的印象中,家里饭桌上最必不可少的就是醋了。对于每个孩子而言,大抵最愿意帮母亲跑腿的事,便是提溜个醋瓶,屁颠地跑着“灌醋”了——能赚个跑路钱换个零食吃,是少时我记忆中最美好的事。那时,醋都是去醋坊灌的,灌好后定会用嘴把溢出来的几滴毫无保留地舔食干净,零食中裹杂着醋香的冲击,足以使我快乐一整天。
  长大后,再也没有过“灌醋”的乐趣了,取而代之的是超市的成品醋,村里亦没了那句“灌醋嘞——”的叫卖声。说起醋,在武山声望最高的无疑就是四门醋了,素有“家酿深藏度春秋,红杏由来不出墙”的美名。
  聊到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脑电波会毋庸置疑地嫁接到四门。谈到四门,我的话题亦会在不知不觉中跳转为醋。后因工作的原因,来了四门才知道,“食醋之乡”的美名果然名不虚传——全镇已然发展壮大有150余家食醋加工作坊,且都保留了最传统的手工酿造工艺。勤劳的四门人,以此为生计,靠酿醋娶妻生子,供娃娃念书成才,乃至脱贫致富,与其说是醋成就了四门,更不如说是四门成就了醋。老祖宗传下来的饭碗,得端得稳稳当当,这门手艺更需后辈的传承和弘扬。四门醋工艺考究,别具匠心,取其清澈甘甜的井水,将麦麸、中药入槽中翻拌发酵,后经铁锅炖煮制曲,再入瓦缸反复淬炼,取头套尾弃水存精,经七七四十九回才得此佳酿。四门醋色韵如紫珀,味先憨酸后回甜,夏日可防暑解乏,冬则杀菌暖身强体,久存其味不减,依能沁人心脾。若能吃上一口四门醋,眼里便再也容不下其他醋了。四门醋占尽地利,独领一方特色,离了四门便是不成的,这也让周边的酿师,颇为惊叹!
  关于四门醋的传说,古今从来都是不乏的,从太上老君和麻线娘娘的无意,到武将庞德的憨饮,再到康熙皇帝的贡醋,这些早已成了经久的谜,但也由此可见四门醋的悠久历史。如今,于我而言四门醋不单单只是一个调味品牌,更成为连接亲情的纽带。伴着浓浓醋香的是,夹杂在其中的亲情和念想。每逢年节走亲戚,我总会提早和母亲商量给亲戚送些啥好,母亲总说:“四门醋就很好呀,既健康又实惠,我们就好这一口醋!”母亲的话,着实点醒了我,所以之后的走亲串友,我都会带些四门醋,有些外地的朋友,我也会捎些过去。
  醋点化了美食,沁透了心脾,记录了点滴。醋,竟如此功高。四门醋,酿就着千年的历史,一壶醋写尽多少人家寻常,又成就了多少人间春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