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独“阅”乐不如众“阅” 乐 ——访全省“阅读之星”吕巧娟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徐媛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4年09月05日 来源:天水日报
阅 阅 书香陇原 全民阅读 在采访开始前,记者问2023年全省“阅读之星”吕巧娟:“对你而言,被评为‘阅读之星’这件事,内心是激动多一些,还是其他的情绪略胜一筹?”吕巧娟回答说:“我从未想过有一天阅读会给我带来荣誉,因此第一感觉是惊讶,其次才是激动,最后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深深的责任感。”是啊,我们从未奢求阅读给我们带来荣誉,但书带给我们的往往比想象中多得多。 从初中时期就喜欢阅读的吕巧娟,可谓深谙其道。但初中时期的她,远不能实现“读书自由”,那时的她主要通过读辅导书上的文章来满足阅读需求。高中时期,懂得“知识互换”的她会将自己的书与同学互换,在享受阅读快乐的同时,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互动。 阅读的缘分,始于渴望,增于兴趣,合于价值,久于思想,终于信仰。吕巧娟说,小的时候阅读对她来说是一种陪伴,渐渐长大后阅读是一种教育,而今阅读已经成了她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走上工作岗位后,即便再忙,她都每天坚持阅读半小时以上,粗粗算下来她每年都会阅读近30册书籍。 此外,吕巧娟也不忘“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老话,她将阅读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及阅读心得用心记录下来,截至目前,她已有读书笔记5本。吕巧娟告诉记者,她会经常翻看这些读书笔记,且有常读常新的感受。“前段时间写的笔记,现在看来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有时翻阅笔记,还能想起当时的自己处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种感觉非常奇妙……” “我的书不多,跟很多读书人比起来有些小巫见大巫”,吕巧娟谦虚道。吕巧娟的书籍主要分为三类,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类是她书单里的常客,近现代文学类更是她钟爱的对象。百余本厚重的书籍,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吕巧娟喜欢这样整洁的环境,那是一种舒服理想的状态。 读得越多,吕巧娟也逐渐体悟出了读书的最终意义,她认为:“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书籍那样,将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那些读过的书、那些书中的人,会一本本充实我的内心,激励我抵御苦难,丈量脚步到不了的地方,体悟无法经历的人生。此外,那些阅览过的书籍也会让我更好地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让我在困境中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状态。” 读书的好处人尽皆知,自不必多说。一间房、一杯茶、一本书,一个人读书可以平心静气,深入阅读与思考。然而,读书的乐趣绝不止读书时的愉悦与获得,更有读后与人分享时的快乐与感动。对于阅读,吕巧娟有自己的见解,她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读书更是如此,独‘阅’乐不如众‘阅’乐,共享读书,让阅读更深更细、更有乐趣。” 在吕巧娟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这一想法的产生与她所从事的工作密不可分。 都说工作的最高境界是将爱好变成工作,但像吕巧娟一样将爱好融入工作,也是令人艳羡的生活。自2016年在张家川县图书馆工作以来,吕巧娟就将热爱融入了工作。“我的工作和阅读推广有关,我认为个人阅读和群体阅读是点与面的关系。阅读的人会带动身边的人阅读,阅读的个人多了就会壮大阅读的群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的工作就是通过一系列活动,吸引更多人进入阅读,感受阅读的魅力。” 工作中,吕巧娟不仅利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在社区开展主题宣传和免费送书活动,发放全民阅读倡议书30000余份、免费送书1000余册,还主动参与全民阅读“七进”活动,跟随流动图书车深入张家川县马关、连五、马鹿、张川等乡镇的村庄、学校,进行阅读推广活动16次,参与“三下乡”送书下乡服务活动6场次,服务读者群众3000余人次,为广大群众赠送图书4000余册次。谈及阅读推广,吕巧娟说,相对于一个人的阅读,群体阅读收获更多、效率更高。“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不同的阅读感悟。群体阅读的好处,在于其营造的良好阅读氛围有利于读友们各抒己见,交流阅读经验,从而开阔阅读视野,在思想的碰撞中收获新知识,启发新思考。” 近年来,随着智能产品的普及,线上阅读也应运而生,各种阅读类公众号、应用软件声名鹊起。张家川县图书馆也将这种形式更灵活、内容更宽泛的阅读模式应用于阅读推广工作中。这期间,吕巧娟参与组织举办了“相约经典 全民悦读”线上共享共读活动和经典诵读作品展播活动,还通过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向读者推荐书籍40余本,并在线上举办各类展览活动50余场次,阅读量达2000人次。 “相对而言,线上共读推广率更高,而且几千人共读一本书,分享读书心得,带来的阅读体验也完全不一样。”说到线上图书共读和线下读书推广,吕巧娟说,但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需保持阅读的初心,好读书、读好书! 读好书,如品良茶。一碗清汤酝酿了墨味,沉淀出浓缩的时光。愿你我皆如吕巧娟所愿,在生活的忙碌中,卸下满身浮华,披上清曜月光,去感受书中的诗意。那些只有读了书才能懂得的道理,那些爱上书才能抵达的佳境,愿我们能一起谈起,一起欣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