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主动作为谋发展 乘势而上开新局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1月27日    来源:天水日报
  (上接第一版)
  药品耗材带量采购全部落地。定期追踪医疗机构带量采购合同执行进度,全年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签订带量采购药品金额1.02亿元,拨付药品预付周转金3024.94万元。扎实开展“四同药品”价格专项治理,大力推进全市医药集中采购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建立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配送企业管理考核办法,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医药机构资源配置效应凸显。在全省首家探索开展医保资源供给侧改革,以规划管理为抓手,实行总量控制,量入为出。全年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年度增长率降幅达51%,资源配置成效初步显现,有效解决了定点医药机构无序发展造成的基金流失和监管隐患问题。
  县域医共体建设协同推进。按照全市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要求,学习借鉴福建泉州医改经验,在对全市医保数据清算分析的基础上,加快建立总额“打包”付费方式,确保全市医共体建设顺利推进,让广大群众共享更多“三医”协同改革红利。
监管为盾,防范基金风险
  专项整治求精准。深入推进医保领域五个专项整治,强化行刑衔接、行纪衔接,形成联合惩治的高压态势。全市共处理处罚定点医药机构870家,约谈652家,行政处罚140家,解除或中止医保协议78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6起,共追缴违规资金4914.38万元。
  日常监管抓规范。组织开展了全省医保基金飞行检查和市级综合检查,召开全市定点医药机构警示教育大会,面向社会聘请12名社会监督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全市医保基金监管工作。加强对医疗机构智能监管系统应用,各级经办机构通过智能监控审核确认违规数据13.9万条,追回医保基金273.38万余元。
  专项治理谋突破。建立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信息监测和发布工作制度,全市累计向社会公布16批。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建成了定点零售药店药品价格比价查询系统,纳入系统管理药品总数5万余种。深入组织开展了全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药价风险品种核查处置工作,核查361家定点零售药的3740条异常信息,解除或暂停医保协议12家,限期整改55家,确保药品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
  “百日行动”查漏洞。组织定点医药机构聚焦重点问题开展自查自纠,调动各方力量紧盯重点机构、重点线索及重点问题全面排查,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欺诈骗取医保基金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线索,整治范围和整治重点全覆盖无死角。全市共现场检查医药机构602家,处理298家,其中,解除或中止医保服务协议定点医药机构54家,追缴违规资金1026.45万元。
服务为要,传递民生温度
  “高效办成一件事”更高效。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全面落地,参保职工生育津贴10个工作日内支付到个人账户;门诊慢特病待遇申请认定由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受理,与人社部门数据共享进行退休人员生存认证,严格落实医疗救助资助参保“免申办”,全面推行医保业务“市域通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医疗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服务体系建设更优化。积极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全市123个乡镇(街道)、2596个村(社区)实现服务站点全覆盖,分别实现18项、12项医保经办服务全覆盖。深入开展“医保服务就在身边”系列宣传活动,打造天水医保“面对面”栏目,开展医保政策大宣讲“五进”活动;打造医保服务“小贴士”,推进“医银合作”示范点建设,全面推行天水“医保专员”制度,持续增强参保患者就医体验感。
  信息化建设更便捷。加快智慧医保应用场景建设,医保电子处方流转、全流程线上医保和移动支付加快落地,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均实现医保电子凭证扫码结算,配置“扫脸”终端服务设备;为全市2500个村卫生室配置扫码设备,28家综合性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医保移动支付,31家纳入国谈药品“双通道”管理的医药机构接入电子处方流转平台上线运行。实现群众医保信息和业务办理“指尖”掌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医疗保障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秉承“中国医保、一生守护”的铮铮誓言,努力打造公平、法治、安全、智慧、协同医保,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天水实践贡献医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