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陶瓷艺术瑰宝:
元钧窑天青釉瓷碗
天水日报
作者:邓芳
新闻 时间:2025年03月01日 来源:天水日报
□ 邓芳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一件元钧窑天青釉瓷碗。口径16.3厘米,底径7.8厘米,高7.3厘米,敛口,斜直腹,小圈足,器型规整。施天青釉不到底,碗内现旋棱状釉面,口沿呈浅褐色。该瓷碗为元代钧窑烧造的典型器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钧窑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瓷窑,位于河南禹州市,以其独特的釉色和窑变艺术而闻名,钧窑创烧于北宋初年,元朝时继续在北方发展。钧窑瓷碗是元代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器物之一,造型多样,有敛口、弧腹、近口处微收等特点,圈足不施釉。整体器型规整,胎体厚重。釉色以天青或天蓝为主,釉色鲜艳,釉面光亮,釉质乳浊有玉质感,部分器物有窑变色。钧瓷最初的烧制方法是柴烧,用匣钵装烧,垫有垫饼,在还原气氛下经1280度左右烧成。钧瓷以窑变著称,窑变效果变化万千,具有鲜明的特色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钧瓷碗以其独特的造型、釉色工艺特点和重要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中的瑰宝。
钧瓷的釉色华丽夺目,有玫瑰紫、海棠红、茄子紫、天蓝、月白等多种色彩,这些色彩相互交融,形成了钧瓷独有的艺术魅力。其中,天青釉钧瓷碗备受推崇。天青色乳浊釉肥润而透亮,釉下隐约可见细丝状紫褐条纹,与天青色相互映衬,犹如雨后彩虹绚丽灿烂。天青釉钧瓷碗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需经过多次烧制和精细的釉色调配,才能呈现出如此美妙的色彩和质感。
现代社会,钧瓷碗依然备受珍视,许多作品被收藏于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钧瓷碗的制作技艺也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得到了传承和保护。总之,钧瓷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中国传统陶瓷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钧瓷碗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