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龟凤山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28日 来源:天水晚报
□邓书俊
龟凤山位于麦积区甘泉镇境内,因如龟似凤的两座山峰而得名。这里峰峦叠幛、奇峰高耸、古柏森森、殿宇辉煌,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历史名山、风景名胜。
车从市区出发,沿羲皇大道前行,一个多小时后,进入麦积区甘泉镇大江峪沟,当地人把这里叫南沟,归凤村是南沟最后一个村庄。一条清冽欢畅的小河,从南沟更深处奔流而来,带着花草树木的气息从村旁流过。河边有很多柿子园,眼下正是柿子成熟的季节,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满枝头。
穿过归凤村,我们沿着依水蜿蜓的土路,向着幽深峡谷前行。峡谷树木葱茏,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继续前行,但见峡谷尽头左右两边的山峰壁立千仞,高耸云霄,山间一座翠峰拔地而起,周围悬崖峭壁长满茂密的松柏,山下双沟幽深,二水环绕,远远望去,犹如一只绿色的巨龟跃然戏水,形象逼真,气势磅礴。两旁山峰蜿蜒延伸,与龟尾相连,恰如凤凰展翅环抱着龟。《秦州志》载:“有山环抱如凤翼,中有峰形如龟,如龟伸首,似凤展翅,故曰龟凤山。”云光寺就处在山巅“龟背”上,白墙金瓦,绿树掩映,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绝妙的自然景观。
相传龟凤山云光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为皇家寺院,据传比麦积山还要早10年。寺院保存有明代嘉靖甲寅年(1554年)秋月所制一块匾额,上书“云光寺”三字,落款为“肃宗世子”。当地民众相传,明肃王曾于其寺求嗣,其世子曾挈眷避乱于此。民国《天水县志》记载,龟凤山云光寺在明嘉靖年间(1552—1566年)已经成为一座规模宏大、香火鼎盛的寺院。原大雄宝殿有三尊大铜佛,高近5米,是明代作品,情态怡然,惜毁于1958年,被砸毁交收购站当了废铜。后全部建筑亦悉数被拆毁,仅存庙基。现在的寺庙建筑是后人新建。
“要上龟凤山,盘横十八弯。”原先“之”字形的台阶小路现已修建为一条沙石公路,从东山脚蜿蜒盘旋而上,直达龟山峰顶。车七拐八拐到了龟山对面的凤峰下,停在涧沟边草滩上。下车放眼望去,群山环绕,色彩斑斓,叠翠流金,美不胜收。“一山有四季,十里景不同”,是对龟凤山的真实写照。最让人称奇的是,一股清亮亮的涧水从高高的凤山顶飞流直下,真的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更给秋日的龟凤山增添了几分灵动之美。
登上龟山峰,沿山脊石阶缓步而上,左侧为松柏掩映的万丈幽谷,右侧台阶下方建有五观堂。登上顶端,绕过大雄宝殿,就进入云光寺寺院。院内建筑规摸宏大,布局庄严美观,为一四合院式仿古建筑群。其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睡佛殿、财神殿、文殊殿、观音殿、天王殿、钟楼、鼓楼、五观堂及客房等。寺院坐南朝北,东面为文殊殿,单檐庑殿顶式建筑,金色琉璃瓦覆顶,四柱三门,古朴庄严。殿内供奉着文殊菩萨和六大护法像。北面为天王殿,殿内正中站玉貌金甲的护法韦驮,神态庄严,威风凛凛。两侧坐怒目狰狞高大威武的四大天王。大雄宝殿是整个寺院最宏伟壮观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式建筑,面阔五间,通长16米,进深9.6米,前有檐柱6根,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富丽堂皇。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消灾延寿药师佛。每年农历四月初四是云光寺的庙会,俗称龟凤山“香花节”。四方百姓、八方信士齐朝圣地,热闹非凡。
夕阳西下,落日镶着金边斜挂于山巅之上,满天黄叶宛如成千上万只蝴蝶翩翩起舞,阵阵松涛从远处传来犹如天籁,置身在这大自然赐予的美景里,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