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晚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遭遇“调表”二手车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1月17日    来源:天水晚报


  法官调解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在二手车市场,汽车的行驶里程影响着售价。前不久,陈先生买了辆显示行驶里程为6万余公里的二手车,可没想到,该车的真实里程竟达20万公里。气愤之余,他将售车人寇某诉至法院。1月10日,经秦安县人民法院调解,寇某主动返还了购车款。
  2022年10月陈先生与寇某签订《车辆转让协议》,约定将寇某的一辆白色轿车以73500元转让给陈先生,当时该车辆里程表显示为64000公里。
  第二年因车辆故障,陈先生开车去4S店检查,4S店检测电脑显示该车辆行驶里程约为220000公里,最后一次维保记录数据为163754公里。
  陈先生认为,寇某在出售该车时修改车辆行驶里程数据,从而高价出售牟利,构成欺诈行为。寇某辩称,车辆是从他人处转让,不清楚里程数是否修改过,而且陈先生购车时已多次检查,确认无误后才交的车,自己并无过错。双方多次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意见,陈先生无奈诉至法院,希望可以退车并获得合理赔偿。
  法院审理认为,寇某作为专业买卖二手车的经营者,知道里程信息决定标的物的质量、价格,应知晓该二手车的里程数是否经过修改。交易时,他对陈先生故意隐瞒,属于欺骗对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最终,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意见,解除陈先生与寇某签订的《车辆转让协议》,由寇某返还陈先生车辆购买款70000元。
  办案法官表示,市民开展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真实的原则,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时,应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切勿耍“小聪明”,否则不仅会砸了自己的招牌,还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