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晒伏
天水晚报
作者:彭胜发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04日 来源:天水晚报
□彭胜发
在炎炎夏日,小暑节气悄然而至,带来了盛夏的消息。在这个时节,民间有一种叫“晒伏”的习俗,意在通过阳光的暴晒,除去衣物与书画中的潮气,防止霉变与虫蛀,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细心呵护与深切期望。
小时候,我总是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跟随祖母参与那个夏日里特殊的仪式。每当小暑来临,祖母会轻声细语地说:“这天儿,得把冬天的棉袄拿出来见见光。”于是,我们便会在那一天,无论阳光是否炽热,都会精心准备,将院子收拾干净,为晾晒衣物做好准备。
老屋的院子宽敞而宁静,正午的阳光毫无遮挡地倾泻而下,像是被筛过的金子般洒满每一个角落。阳光带着一种灼热的温度,却又不失明亮与温柔,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热情与活力。
祖母总是细心而认真地处理每一件衣物。她会先轻轻抖平那些厚重的棉衣,确保每一寸布料都能舒展开来,然后再将它们一一挂在架子上。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仿佛在与这些衣物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那些棉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温暖而厚重,仿佛承载着冬天的记忆和温度。
除了衣物,祖母还会拿出那些已被岁月染黄的字画。她小心翼翼地将它们从箱子里取出,轻轻地摆在阳光最充足的地方。那些字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珍贵而美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生命。祖母会站在一旁,静静地欣赏着它们,脸上露出满足而安详的笑容。
她说,这些字画是心灵的食粮,更需要在阳光下呼吸些新鲜空气。我听着祖母的话,看着她那专注而虔诚的神态,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敬畏之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理解这背后更深层的意义。晒伏不仅仅是防霉防虫,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是对过去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待。每次参与完这场夏日仪式后,我都会感到一种特别的满足和幸福,那是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珍重,也是对家人共同记忆的积累。
小暑晒伏,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和情感寄托。它不仅仅是晒衣物和书籍,更是晒出了时间的味道,晒出了家的感觉,晒出了一种用心生活的美好态度。
美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