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6 版:晚报六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怀念父亲谢寿璜

□谢晓芳 谢筱会 谢小峰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4年07月04日    来源:天水晚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7月8日,就是父亲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
  一年来,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父亲,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眼前,他的人生经历和品格风范值得我们永远缅怀和学习。
  父亲出生于苏北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是独生子。小时候,爷爷奶奶对他既宠爱有加,又严格要求,他刻苦学习,成为方圆几十里少有的大学生。1964年大学毕业后,父亲先后在天水地区公署统计局,张家川钢铁厂,甘肃棉纺织厂,秦城区委、区政府等单位工作近四十年,虽说远离家乡,但生活比较平顺。
  父亲追求高远。在秦城区工作的十三年里,他跑遍了全区的山山水水,和广大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了加快城乡发展,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他和班子成员一道,立足秦城区情实际,深谋远虑,研究提出了“城乡并举、工农一体、互相促进、共同繁荣”的发展思路,提炼出了“脚踏实地、志在为民、特色领先、誓创一流”的秦城精神,走出了一条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子,城乡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记得我们小时候,父母两人工资加起来不到一百元,却要养活七口人,其中四个还是农村户口,生活拮据,常常捉襟见肘。烧一锅青菜,贴上一圈玉米面饼子是家常便饭,衣服、鞋子也是老大穿了老二穿,再传给老三。爷爷奶奶年迈多病,看病也是不小的费用。面对这样的生活,父亲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直到我们先后参加了工作,情况才逐步有所好转。
  父亲平素最喜爱看书。书橱里除了工作书籍之外,多是《红楼梦》《三言二拍》之类的半文言小说及《西行漫记》《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样的主旋律作品,对孩子的吸引力不大,但在娱乐资源不多的岁月里,也都成了我们的课余读物。因此,当父亲偶尔一次带回了三本武侠小说,着实是我们意料之外的莫大惊喜。
  父亲喜爱写作。他在张家川钢铁厂时,主要从事宣传工作,不仅需要写大量的宣传稿件,业余时间还写过短篇小说,还创作相声、快板供我们在学校演出等。后来他到党政机关工作时,无论是党代会、人代会工作报告,还是平时的一些重要讲话,都是亲自上手。特别是退休以后,父亲更是笔耕不辍,先后出版《红门怨》《新河人家》两部长篇小说。
  父亲酷爱游泳。和其他水乡长大的孩子一样,父亲的游泳技术相当好。犹记得1986年回老家时,我们还在水塘里扑腾着学狗刨,父亲则潇洒自如地以自由泳姿劈波斩浪。很可惜因为条件的限制,和父亲一起游泳的机会寥寥无几。
  父亲喜欢打乒乓球。在秦城区工作时,机关大院里有一间乒乓球室,他常常在傍晚时分与同事一起打球。于他而言,既是锻炼,也是放松,他的快乐与输赢无关。
  父亲身体一直很好。年轻时除了头疼感冒外,再没有大毛病。退休以后,慢性支气管炎逐渐加重,血糖也开始偏高。直到2012年秋,因慢阻肺急性发作住院,从那时起,基本上每年都要住院1-2次。父亲一生最后的十年,饱受病痛折磨,甚至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呼吸机,不仅足不出户,连自己吃饭都很艰难了,生活质量每况愈下。
  2023年7月8日13时36分,父亲满怀着对家人的不舍,永远离开了我们。在医护人员全力抢救时,我们多么希望奇迹出现,让我们有机会再聆听父亲的教诲,再多服侍他几年,共享天伦之乐……可是,子欲孝而亲不在,无奈成为永远。
  亲爱的父亲,您一生艰苦朴素、刻苦勤勉,恪尽职守、负重担当,光明磊落、刚正不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您!我们一定会照顾好母亲,教育好子女,相亲相爱,互帮互助,不会再让您操心了……
  亲爱的父亲,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