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热闹哲学”
天水晚报
作者:立新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4日 来源:天水晚报
□立新
父亲今年82岁了,是村里最年长的男性老人。独自生活在乡下老家的他,已没有多少老相识了,他的同事、亲友大都已不在世间,这让他常感到孤独和寂寞。
父亲是个喜欢热闹的人,爱交际、好客。退休前,他常把三五同事带回家吃饭。同事们一来,母亲就有事要干了,她得做饭烧菜。那时我家还没有手机和电话,母亲无法提前收到通知。家里突然来客人,要快速做上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母亲的压力可想而知。20多年前,刚退休的父亲进城住在我家,闲不住的他给自己找了一份保洁工作,然后隔三差五地把工友们叫到我家吃饭。我和爱人顿时手忙脚乱地准备饭菜,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母亲当年的不易。
除了请同事,父亲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在家中设宴,邀请同村的大伯、二爷等亲戚来吃饭,也常叫上离我家不远的姑父一家。不过,正如母亲常说的那样,吃饭只是个由头,父亲真正的乐趣在于和客人们一起打牌娱乐。用他的话说,纯粹是图热闹、练脑子和消磨时间。年轻时,父亲总爱徒步走上个把钟头去老舅家,只为找我老舅吃顿饭,聊个天,打次牌。他还会骑自行车翻山越岭地去找老同学玩。
如今父亲已经很难找到陪他吃饭、聊天、打牌的老伙伴了。每次我回家,他总要殷切地问我爱人和孩子会不会一起回来——要是能凑够四个人打牌,他眼里就会闪起久违的光亮。除了陪他打牌解闷,我还得开车带他走老亲访旧友。父亲很重感情,也很念旧,大前年,父亲独自坐高铁去厦门参加高中同学聚会,回来后兴奋不已:这个同学现在如何风光,那个同学家庭多么美满——这些话题他反反复复说了好多遍,直到现在提起时眼里还闪着光。可那次聚会,全班只来了8个人,其他人不是失去联系,就是已经永远离开了。
父亲总叮嘱我常回家看看,却再三强调不要带任何礼物——他什么都不缺,只盼着我能真正懂他的心思:比如带他走亲戚时别急着当天往返,最好能住上一宿,让他跟老亲们多叙叙旧。父亲常说,到了他这个岁数,每次出门都像是倒计时,做一件事就少一次机会,万一哪天病倒了,就哪儿也去不成了。
我渐渐明白,父亲最渴望的是我能认同他的想法,支持他的做法。他害怕被亲友们遗忘,所以格外珍视彼此间的往来走动。父亲是个普通人,做不到像哲学家那样在独处中参透人生。他更向往热热闹闹的晚年生活:有人陪着说笑玩乐,你来我往,温情互动。
(摘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