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引纠纷 法官挽亲情
天水晚报
2023年08月28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何慧娟】 本是一母同胞,手足亲情,但却因为遗产划分而对簿公堂,如何才能既不增加当事人诉累,又修复他们已产生裂隙的亲情?近日,甘谷法院姚庄法庭就成功调解了这样一起继承纠纷案件,既为当事人解决了遗产分配问题,又维系了亲情,促进家庭和谐,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张某甲、张某乙、张某丙三人母亲去世后,留有4万元遗产,但未留下遗嘱指定继承人。姐弟三人因遗产分配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故张某乙便将姐姐张某甲及弟弟张某丙诉至甘谷法院。
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实地走访、了解案情,总结案件争议焦点,经过梳理发现案情并不复杂,三人母亲和张某丙(无民事行为能力)一直由张某甲负责照顾,对于母亲留下的4万元遗产,张某甲提议全部留给张某丙,张某乙则认为自己也是法定继承人,理应继承一份遗产。承办法官根据以往审理家事案件的经验,认为该案审理要注重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修复已产生裂隙的亲情。调解中,承办法官以姐弟三人的成长经历作为切入点,从传统家庭美德角度出发,分别对三人采取“背对背”的调解模式。经过法官细心释法、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张某甲、张某乙放弃继承遗产,张某丙继承全部遗产,在法官的见证下,姐弟三人握手言和。
“家事纠纷案件的当事人之间都存在某种血缘或者感情联系,很多矛盾纠纷往往都是情与理相交织,如果处理不当,感情和关系往往很难恢复。因此,我们在处理家事纠纷过程中往往高度重视调解工作,只要有调解的条件和可能,我们宁愿自己多跑跑,也希望能通过调解的方式帮助当事人解开心结,每个家庭都能幸福和睦就是我们的心愿和努力的方向。”办案法官说。
法官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