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织女梦
□王国梁
天水晚报
2023年08月28日
对姐姐来说,七夕乞巧节是非常重要的节日,据说女孩子在这一天拜织女,会变得和织女一样聪明灵巧。
那时候姐姐大概十五六岁,家里大大小小的手工活儿都是她做。姐姐特别希望有一台缝纫机,她对母亲说:“有了缝纫机,我就学裁剪衣服。有了一门手艺,到哪儿都吃得开!”姐姐从小就是个有雄心壮志的人。母亲却摇摇头说:“学裁剪衣服,要心灵手巧才行。你有时候马里马虎的,能行吗?”姐姐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
姐姐把愿望寄托在乞巧节,她希望通过向织女“乞巧”,来让自己的手变得更巧,巧得开出花来。乞巧节还没到,姐姐就开始准备了,她准备了好多“作品”:缝了一只精美的沙包,在手绢上绣了漂亮的花,还用毛线织了一副手套。这些作品,是用来跟同伴们进行“才艺大展示”的。乞巧节这天,一群女孩都要拿出像样的手工活来,大家一起欣赏评点,评出谁是最心灵手巧的一个。一直以来,姐姐的手艺总是比不上小敏表姐,她为此很是懊恼,这一次姐姐下了功夫,一定要超过小敏表姐。这一次,女孩们的“斗巧”展示中,姐姐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连小敏表姐都夸姐姐的“作品”最好。
姐姐喜不自胜,她还要把这些作品展示给“织女”看。乞巧节晚上,姐姐很虔诚地对着夜空“拜织女”。拜过织女,姐姐把自己的作品一样样拿出来。她笃信,这种仪式感有神秘的力量,能让她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乞巧节的晚上,星空闪亮,风儿荡漾,夜色朦胧。姐姐借着朦胧的光,拿起准备好的针线,在夜色中穿针引线。让我感到神奇的是,那么昏暗的夜色中,姐姐穿针引线竟然一次就成功了。姐姐说,她平时练了很多次,已经太熟了,所以凭感觉就能把线穿到针眼里。姐姐还说,做啥事都是这样,熟了闭着眼都能做。姐姐这是用事实为我演绎了“熟能生巧”的含义。
夜色中,姐姐眼睛里闪着亮光,像星光一般。我忽然问:“姐,你是不是想当织女啊?”姐姐听了,羞涩地笑笑说:“那当然,谁不想当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的人?往后呢,还能遇上个牛郎呢!”姐姐说完,咯咯地笑起来。我没心没肺地说:“可是,姐,你长得一点也不好看。”姐姐使劲捶我一下说:“我能跟织女比好看吗?她是仙女,我当然比不上她!”
姐姐有个织女梦,其实在那个时代,女孩们都有织女梦,就像现在的女孩有公主梦一样。在那个时代,女孩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就是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聪明贤惠,温柔美丽。当然,她们也在编织属于自己的“牛郎”的样子。乞巧节,被女孩们过成了一个盛大而充满神秘色彩的节日,寄托着她们太多的期冀。
谁能料到,多年后,心比天高的姐姐依然过着低到尘埃里的日子。她的手依旧巧,也依旧勤劳,可是命运却颠覆了她的织女梦,把她变成了一个凡俗而辛劳的妇人。姐夫木讷笨拙,其貌不扬,一点也没有姐姐心目中“牛郎”的影子。姐姐养育孩子,照顾家庭,生活充满艰辛,那个心中有梦的姐姐,消失在了岁月深处。
有一次,我跟姐姐谈起了她的生活,没想到她却说:“挺好的啊!过日子,都这样。”
旧事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