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的豆腐乳□李胜国
天水晚报
2023年08月28日

周末,两个学友携家眷来家里玩,中午鸡鸭鱼肉准备了一桌子菜,三家人坐在一起边吃边聊。桌上放着早餐吃剩下的一小块豆腐乳,学友立刻夹起来吃了,另一个学友问还有没有,我便把一瓶豆腐乳放到桌上,学友麻利地一股脑全倒进盘子里,两个人抄起筷子抢食似的吃光了。
朋友的妻子说丈夫:在家就经常买豆腐乳吃,到了这儿还抢吃豆腐乳,你们怎么就这么爱吃豆腐乳?你不懂!我们三人几乎异口同声。
上师范的时候,学校每月有三十一元的饭票补贴。这点钱对于一个饭量小的女生来说不但足够,而且还能有结余,但对于男生,那绝对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男生吃饭每个月都要再添三十多元。为了尽可能地节省,男生多是两三个人搭伙一起吃饭,这被称之为“饭团”。大家将饭票聚在一起花,每次只打一份菜,这样每月每人再添个十几元,也就够了。
我们男生不仅特能吃,而且特贪吃。月初刚发下饭票,一个个像暴发户一样,想吃什么吃什么:蘑菇炒肉,炒肉汤……吃包子时,每人三个包子还要外加两个馒头。
月初吃得有多豪横,月底就有多拮据。往往是还有一周左右才能发下个月的饭票,我们这些男生手里的“粮草”就已告急。于是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男生的菜盆里,都会只有一样菜——豆腐乳。
豆腐乳在中国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与豆豉、豆酱、酱油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发酵豆制品,并有“中国干酪”之美誉。腐乳南北方都有,但有明显差异。北方的腐乳色泽红润,咸香浓郁,我们叫它红腐乳;南方的腐乳软滑细腻,融合了甜和辣味,我们叫它白腐乳。学校卖的多是红腐乳,偶有白腐乳。我和两个学友都喜欢吃红腐乳,三个人五块腐乳,每人一碗米粥、两个馒头,这样一顿饭也就是先前奢侈时一个人的一份饭钱。
记得有一次还有一天才发饭票,吃晚饭时我们把所有饭票都掏出来,买了馒头和粥,剩下的钱只够买一块腐乳了。没办法,我们“饭团”三人堵在食堂打饭口,央求大师傅把泡腐乳的红色汤汁给我们来半勺。三个人把一块腐乳分了后,蘸着腐乳汁硬是吃进了两个馒头。
吃豆腐乳的时光,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物价飞涨”。从一开始五分钱一块豆腐乳,到一角一块、两角一块,后来直接五角一块,毕业时价格已经涨到了八角一块。我们一边发着牢骚说食堂“黑”,一边吃得欢。我们都戏谑:豆腐乳就是我们的命!
有需求就有了市场,街上很快就有两家酱菜馆开业,而且是紧挨着我们学校,除了卖各种腌制的咸菜外,主要还是豆腐乳。这不是盛在小玻璃瓶中十块八块的,而是陶罐装的,分大中小,一小罐装有二十多块,却只卖五元钱,算下来比学校食堂的便宜多了。
我们每次只买小罐,而有的同学干脆买一大罐慢慢吃,问其何必买那么多?他们一曰预防涨价,二曰存命。
豆腐乳吃得多了,连放的屁都一股子腐乳味,再汇合着五脏六腑其他废气,那味道简直无法形容。每次哪个同学在班里不小心泄了“气”,便如同投放了一枚核弹,人群迅速如波浪般散去。女生掩着鼻笑骂:“你们男生怎么那么爱吃豆腐乳?”全班的男生几乎是异口同声:“豆腐乳是我们的命!”见我们男生也捂着鼻子躲,女生追问:“既是你们的命,跑什么?”男生大声道:“豆腐乳要了命喽!”
说毕,哄笑着四处逃窜……
食
之
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