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蜜桃飘香产业旺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马凯
天水晚报
2023年08月04日


在经历冬寒、春暖、夏暑,等风吹落一树桃花之后,段勇吉家桃园里的蜜桃开始逐渐丰腴,又迎来了一年采摘季。
沿着秦安县刘坪镇秦洼村进村道路一路向里走,道路两旁种满桃树,左手边的一大片便是段勇吉家的桃园。桃树上挂着一个个红红的蜜桃,有的直接俏生生地立在枝头,有的还藏在黄色的纸袋里,静静地生长。摘下一个,去除果袋,红透的果实上有一层薄薄的绒毛覆盖,果子散发出清甜的味道,让人口舌生津。
天气炎热,和其他果农一样,段勇吉每天清晨4点多开始采摘,到完全天亮基本结束,以避开白天的高温。其他时间,便忙着拆袋、挑选、包装、装箱,发货。
从枝头到市场,再到市民的果盘子,秦安蜜桃成就了许多人一个甜蜜又清新的夏天记忆。随着销售手段的不断更新,秦安蜜桃已跨出甘肃,为更多人送去一份来秦安的夏日甜蜜。
“我种了30多年的桃子了,20岁的时候挑着担子去县城摆摊卖桃,前些年是客商上门收购,现在快递点直接搬到了我家地头。”段勇吉说,守着桃园能挣钱,这样的好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眼前的这6亩桃园,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是啥品种?”“这叫仓方早生,吃起美得很!咱们秦安的桃子,品种多……”说起秦安蜜桃,段勇吉便滔滔不绝。
秦安蜜桃因其形美、色艳、味佳、肉细、汁多甘厚、味浓香溢而闻名,有“天有王母蟠桃,地有秦安蜜桃”之美誉,并荣获“中华名果”称号。
正所谓好山好水育好果,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条件,为秦安蜜桃的品质提供了保障。秦安属陇中黄土高原西部梁峁沟壑半湿润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区域内具有土层深厚,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较长,为秦安蜜桃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孕育环境。
然而专业技术的加持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一样不能少。千多年的种桃历史,也使秦安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种桃、管理经验。早在唐朝时期,秦安的“齐桃”和“二格子”蜜桃曾作为贡品而远近闻名。
近年来,秦安县创新升级并大力推广种植技术,邀请水蜜桃专家为果农们传授种植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蜜桃种植效率和水果品质。
关于这一点,作为土生土长的秦安人,一手料理着大片桃林,果农张引才也很有发言权。走进张引才的桃地,他摘下一颗果形饱满匀净的水蜜桃放在手里,告诉记者这是目前最受欢迎的品种——北京7号。“这个桃子香得很,吃起来味道很好,桃核和果肉能完全分离。放软了,还可以直接把果皮撕掉吃。”张引才指着面前这片桃林骄傲地告诉记者,这个品种的蜜桃种了7亩,这几年,每亩的收益都在1万元以上。
据秦安县果业管理局副局长郭丽霞介绍,秦安县是甘肃省桃主产区,面积、产量和效益全省第一,是西北最大的旱地桃集中栽培区。至目前,桃面积10.25万亩,预计总产量12万吨,总产值6.6亿元。
“我县桃品种资源丰富,先后从多家科研院所、蜜桃生产先进省市积极引进栽植早、中、晚熟鲜食蜜桃品种100多个,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日趋合理。”郭丽霞说,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秦安蜜桃品牌宣传推介工作,成功举办了桃花会和果品鉴评会,积极组团参加各种贸洽会、展销会和交易会,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广泛发布果品信息,秦安蜜桃知名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在国内外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畅销西北乃至全国。
临近中午,登上秦洼村口的观景台,放眼望去,硕果压枝,漫山的桃树郁郁葱葱,红彤彤的桃子挂满了枝头,准备为更多的人送去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