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日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完善党内法规体系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4年12月06日    来源:天水日报
   王丽莉

  9月10日至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对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坚强保证。
  在党的建设中,制度建设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的建设。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大原则,抓住制度建设这条主线,确保在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的成效。
  一、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就要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党的制度建设,就是把长期以来党的领导工作中和党内生活中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党的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准则、条例、规则等党的制度,并狠抓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非常重视以党内法规为核心的党的制度建设。2013年5月27日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纳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2016年12月,党中央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党内法规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形成覆盖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各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的机制。这些有关党内法规制度发展的顶层设计,直接推动了加快构建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的实践。
  二、党的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党内法规建设
  建党10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加速推进,我们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确立了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4”的基本框架,即在党章之下,分为四大制度板块,包括党的组织法规、党的领导法规、党的自身建设法规和党的监督保障法规。党章在党内具有最高的效力和最高的权威,其他任何党内法规都不得同党章相抵触。党的组织法规规范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和职责,是治国理政的组织制度基础。党的组织法规规范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和职责,是治国理政的组织制度基础。如《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选举工作条例》(1994年)、《关于中国共产党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的规定》(1998年)、《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2018年)等。党的领导法规规范党的领导和执政活动,为党协调各方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制度保证。如《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2019年)、《中国共产党机构编制工作条例》(2019年)、《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2020年)等。党的自身建设法规规范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等自身建设活动,着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2016年)、《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2019年)等。党的监督保障法规是调整党的监督、激励、惩戒、保障等的党内法规。如《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2018年修订)等。截至2023年6月底,全党共有党内法规3802部,其中,中央党内法规227部,部委党内法规190部,地方党内法规3385部。
  三、注重提高党内法规制度执 行力
  实践启示我们,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必须坚持一手抓制定、一手抓执行,既紧贴时代需求科学民主制定有效管用的法规制度,又以钉钉子精神抓执行,真正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加大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党中央对新出台的党内法规,宜公开的一律公开,一些不适宜全文公开的,也通过发布新闻通稿等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及时了解掌握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将党内法规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部署,纳入法治宣传规划,运用多种形式宣介党内法规,全党全社会对党内法规的关注度和认同感大幅提升。各级党委(党组)将党内法规执行情况作为督促检查、巡视巡察重要内容,对党内法规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种违规行为,确保党内法规得到有效实施,党内法规制度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这种巡视、监督和检查手段是制度得到真实性执行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执行责任制规定(试行)》明确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办公厅(室)统筹协调、主管部门牵头负责、相关单位协助配合、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严格监督的执规责任制,统分结合、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建起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执行责任体系。
  (作者系中共天水市委党校党史与党的建设教研部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