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农遭遇理赔难 法院撑起“保护伞”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4月30日 来源:天水日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裴婷婷 张雷】近日,秦州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因花椒遭受自然灾害引发的保险理赔纠纷,切实维护了农户的合法权益。
李某多年来一直以种植花椒为生,为防范自然灾害对花椒收成的影响,2024年1月与天水某保险公司签订了农业保险合同,为自家种植的20亩花椒树投保,期望在遭遇风险时能获得一份保障。
去年8月,极端天气突然来袭,导致李某种植的花椒树遭受重创,最终几乎绝收。灾害发生后,李某第一时间向保险公司报案,并按照要求提交了相关证明材料,希望能获得保险赔偿,以弥补损失,维持后续的生产生活。但在理赔过程中,双方就赔偿金额和理赔条件产生了严重分歧。
保险公司认为,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和相关定损标准,李某的理赔申请存在不符合理赔条件的情况,比如对损失的核定方式存在争议、部分证明材料不够完善等,因此拒绝全额赔付。对此,李某坚称自己完全按照保险合同要求履行了义务,此次花椒减产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公司理应足额赔偿自己的损失。
双方多次协商无果,矛盾不断升级,李某无奈之下,将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案件受理后,办案法官深知这起案件不仅关系到农户的切身利益,也关乎保险公司的行业信誉和社会对农业保险的信任,处理稍有不慎,可能会引发不良社会影响。于是,法官对案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查阅了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和保险条款,先后多次实地走访受灾花椒树(园),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调解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情绪激动,一度陷入僵局。法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安抚李某的情绪,让他感受到法院的关心和重视。同时,从法律规定、合同约定以及公平原则等角度,向保险公司详细阐明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指出保险公司在理赔过程中存在的沟通不畅等问题。
经过法官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保险公司在扣除一定免赔额后,按照保险合同约定的比例,向李某支付了合理的保险赔偿金,李某也对调解结果表示满意。
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让李某及时获得了经济补偿,缓解了生活和生产压力,也为保险公司规范理赔流程提供了有益参考,同时彰显了法院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农业保险的普及和推广,类似的保险理赔纠纷时有发生。秦州区人民法院将继续秉持司法为民的宗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处理各类涉农纠纷,为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