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版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返回 2023年08月03日

《长安三万里》——

跨越千年与“诗仙”共鸣

天水晚报      2023年08月03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徐媛
  7月8日,由追光动画制作的电影《长安三万里》正式上映。该片以盛唐时期边塞诗人高适的视角回顾了他与“诗仙”李白以诗相交的“神仙友谊”,并以性格迥异的二人在追逐人生理想时的不同选择与机遇,展现出盛唐的风流底蕴与雍容倜傥。
  168分钟的超长体量将盛唐的恢宏气象囊括其中,无论是对唐代风物的勾画临摹,还是对诗人道路的按迹循踪,以及对经典唐诗的情境还原,该片皆可圈可点,不失为近年来历史题材动画中的佳作。某种意义上,《长安三万里》可谓是一场关于大唐的诗意归途。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进入暑期,电影市场百花齐放。而电影《长安三万里》自上映以来,就掀起了关于古典诗词和唐代历史名人的讨论,也将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唐诗,赋予了全新的视觉意象,在观众中掀起了一波“唐诗”热潮。
  影片从老年高适的回忆展开,以诗人高适的视角,讲述他与李白之间横跨数十载的情谊。此外,影片还勾勒出杜甫、王维、王昌龄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的群像,展现了他们的壮志豪情和人生追求。
  日前,记者走访我市几家影城时了解到,这部影片上座率高,票房收入也不错。
  7月22日,记者在万达影城了解到,即便上映近一个月,万达影城依旧有不少观众前来观看这部电影。
  万达影城经理张璋告诉记者,电影自7月8日在全国上映后,位于市中心的万达影城,便合理安排了该电影的放映场次和时段。“截至目前,影片《长安三万里》上映也快一个月了,虽然现在的热度在慢慢降低,但刚上映时还是很火爆的。从观影人群来看,《长安三万里》的观众主要以小学生和初中生为主。全片贯穿了48首古代诗词,学生通过影片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古代诗词也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在万达影城看到市民李斌时,他已带着女儿李佳颖看完了电影《长安三万里》。李斌告诉记者,他是被朋友圈的好友“安利”来看这部片子的。“果然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影片。看电影时,我家女儿在看到会背的诗时,会情不自禁背起来。而且,这部影片交代了每首诗创作背后的故事和前因后果,更有利于孩子理解。可以说,观看《长安三万里》是给孩子上了一堂别样的‘文史课’。”
  身为语文老师的诗人吉晓武在提到该片时,也是赞不绝口。“《长安三万里》这部影片点缀以磅礴的诗文,显得文运气盛、古雅高妙,这在以前类似的电影里是不多见的。这是一个借助诗文还原众多傲岸灵魂的巨制,有着文化深度。当诗人们吟诵出一首首让整个王朝光芒四射的诗句时,屏幕前的每一颗心灵都在穿越里感受到了真实而又强烈的震撼。而且,我认为,此片还有一个最为现实的教育意义,那就是让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学生们,再一次打开了自己面对古诗词、接纳古诗词,以古诗词的高雅雕塑灵魂的自觉。”吉晓武说。
  随着电影的上映,在无数影迷的推荐下口碑一波波发酵,豆瓣评分也从开始的8.0涨到了如今的8.2。
  位于七里墩的天水新视界天宝影城店长李炯涛对记者说:“上周末,电影《长安三万里》的排片都在15%左右,因为好评如潮票房也是不断蹿升。周末,特别是下午6点钟到晚上8点钟的场次,上座率基本达到80%以上。”
  诚然,好的影片能让人在获得教育的同时,也能让人感动、让人欣喜、让人笑中带泪、让人体验各种情感。
  “本来是带娃来看的,没想到会触及自己的泪点。”天水新视界天宝影城外,一位高姓家长告诉记者,电影看到最后,她也没忍住掉了泪。“虽然电影里没有大喜大悲,但总有一些成年人才能体会到的不甘、惆怅、释然、怀念等等,这些总会在一瞬间触及人的泪点。电影中,诗人有回不去的长安,而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也都会在时过境迁时想念自己不能触及的理想,想念曾经那个勇敢、真挚、热情、意气风发的自己……”
  《长安三万里》上映后,市民文丽红便早早观看了这部影片。她在受访时告诉记者:“看完《长安三万里》,我对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感触很深,他和高适一起饮酒作诗的情景也特别震撼。而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那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诗句了。以前对这句诗没有特别的感受,可今天电影中李白的经历再加上自己的体悟,我一下子就懂了这句诗的含义。”
  今年45岁的影迷王俊杰在谈及刚看完的《长安三万里》时,颇有感触地说:“心中有李白,脚下有高适。都想活成李白的样子,但谁人不是高适呢?长安是理想,三万里就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理想要拼尽全力去实现,其中的冷暖只有自己能体会。人生海海,岁月漫长,没有机会成为李白,能成为高适也是一种美满!”
  然而,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不仅胜在了形上,更赢在了“魂”里。就如《人民日报》对它的评价:“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一记来自历史深处的回响风格,与千百年后的我们心灵交汇。”
  “我们虽然看的是动画、是电影,但体会到的却是历史所带来的厚重。形神兼备,有骨有肉,这样的‘中国魂’电影,很难得!”《长安三万里》一上映,市民闫岩便观看了影片。
  作为传统文化爱好者的影迷史灏则在受访时告诉记者:“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太值得惊叹了。一千多年后,电影院里的人可以和千年前的古人吟诵同一首诗歌,可以从他们留下的诗歌中感受诗人的心境。即使他们早已消失在了历史深处,但我们依然可以和老祖宗们一起喜悦、一起感慨、一起悲伤、一起唏嘘、一起豪情万丈。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就是我们的根,就是刻在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的记忆。”
  从文字到音律、从韵味到内涵,唐诗是国人的文化记忆,更是我们的精神故乡。在《长安三万里》中,我们在通过精美的画面领略盛唐风貌的同时,也借由李白、高适、杜甫等历史人物的口,感受唐诗背后所寄托,让无数华夏儿女触动的民族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