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微信 朋友圈 微博

01版:晚报一版

02版:晚报二版

03版:晚报三版

04版:晚报四报

05版:晚报五版

06版:晚报六版

07版:晚报七版

08版:晚报八版

返回 2023年11月20日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天水晚报      2023年11月20日     
  1、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若地震时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地震不是很大。
  2、震时是跑还是躲。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们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3、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来源:新华网)